从高考试题反思教学中的史学观念

来源:党史学习 发布时间:2022-12-18 21:35:02 点击:

关键词 高考命题,史学范武,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09)19—0044—04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新”不仅体现在课程观、教学观方面,课程内容的时代性要求反映学科发展的趋势,新的史学观念是其中之一。因此,新课程的高考也随之考查史学观念问题。2009年高考江苏省卷第7题就是这样一道典型的试题,原题如下:

7、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

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

答案:B

该题的立意是考查对文明史观的理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就是近代化,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现代化。近代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追求近代化,实质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得出近代化的结论正是蒋廷黻的观点。

本题的设计无可非议。但是,学生要弄清四个选项的含义和区别,清醒地选择B项却并非易事。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是什么?为什么说近代化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与追求近代化没有关系吗?追求近代化建设不需要政治前提吗?蒋廷黻是何许人也?学生不知道,甚至一些老师对“黻”字的读音都掌握不准。因而,解答此题时考生一片茫然,对了也不知所以然,错了更不知错在哪里。学生的认识反映了教学问题,实际上,用什么观念解释中国近代史是个很麻烦的问题。

长期以来,以革命史观解释中国近代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革命史观也称“革命史范式”,把中国近代史视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将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和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过程,提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胡绳先生将三次革命高潮作为中国近代史主线的标志:太平天国革命、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后来陈旭麓先生又提出了另一种“三大革命高潮”:资产阶级领导的推翻清朝的辛亥革命、国共合作打倒北洋军阀政府的北伐战争、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这样承先启后的三次革命高潮应该是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主线。陈、胡的看法有所不同,但在价值判断上基本一致,都体现了革命史观。革命史观对发生于近代一百多年来的阶级斗争、革命斗争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但过于强调阶级斗争,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则注意不够。纵观近代中国历史,革命是近代化最重要、最强劲的推动力量,如果没有革命为近代化创造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前提条件,中国的近代化就永无实现之日。近代化的政治前提是民族独立,现在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基本如此。欧美发达国家在实现近代化的过程中也要经过革命和改革。毛泽东指出:“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不是在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国家以前,而是在这以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大发展,也不是在上层建筑革命以前,而是在这以后。都是先把上层建筑改变了,生产关系搞好了,上了轨道了,才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为物质基础的增强准备了条件。”

现代化史观不同于革命史观的视角,现代化史观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地综合审视社会转型。现代化范式的参照坐标和评价体系具有两个特点。其一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基准。有利于现代生产力发展者,肯定;反之,则予否定。罗荣渠先生提出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更确切地说,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这一观点说明现代化史观是以工业化,也即生产力发展为核心和动力的。其二是从历史发展,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综合评价。凡有利于经济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的大众化和科学化的,肯定;反之,则不应肯定。

文明史观则根据文明形态把人类文明的历程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而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现代化。文明史观更具有宏观性,着眼于人类的整个发展过程,而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主要着眼于近现代史,强调的是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兴起和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是文明史范式的一个特定阶段。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现代化范式”,最早是由著名史学家蒋廷黻提出来的。1938年,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大纲》一书中分析了中国近代社会停滞的三大原因,即科学落后,生产力落后,民族观念落后。他从中国还停留在手工业阶段的衰象中看到生产力落后,认为这是近代中国落后的一大原因,非常深刻。为此,他提出近代化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中国的近代化就是在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中,学习西方,摆脱中古的落后状态,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各个方面全面地走上变革之路,完成民族复兴的使命。蒋廷黻所说的近代化即中国早期的现代化。他将中国近代史视为在西方冲击下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这一分析框架可以说是西方盛行的“冲击一反应”现代化模式的中国版。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科书采用了哪种史学观念来解释中国近代史的呢?是“革命史观”?还是“现代化史观”?各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都是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框架编排。课程标准中的必修课程基本上采用了文明史观的视野,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思想文化的文明进程三方面组织专题,其中涉及中国近代史的专题有:必修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反映了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近代工业的曲折发展,体现了近代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艰难转变和经济工业化的发展趋向;必修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讲述了近代中国人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的渐进过程,侧重于介绍西学的冲击,“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专题,概述了在借鉴西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思想或近代中国的国情,创新的思想理论,三民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这些专题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追求思想文化的理性化和科学化。不难看出,必修2和必修3中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内容主要体现了现代化史观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

课程标准中必修1的专题“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主要体现了近代反侵略,追求民族独立的线索,这应当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则不完全是近代化史观的视角,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内容体现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的趋向,但是,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

国联军侵华战争等都不单列一课,唯独对太平天国运动做出具体要求,联系“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将民主革命仍按新旧之分,这又明显体现出革命史观的结论和“三次革命高潮”的痕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他们提出的目标并不是在中国推进近代化,而是恰恰相反。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完全是反现代化的,义和团更是直接对抗现代化。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不足以说明太平天国能够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显然,这个专题的指导思想基本上还是革命史观。人教版教科书必修1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专题下编写这些内容,革命史观似更明显。高中历史中的中国近代史不是完全按照现代化史观编排的,但是,现在各种版本的教材也都没有完全按照革命史观编写,无论哪种版本都不敢完全脱离革命史观。可以说,新课程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近代史游离于“革命史观”与“现代化史观”之间。

2009年高考江苏省卷第7题考查了新的史学观念,但教学还不能完全忽视革命史观。近代中国历史的两条基本线索,一个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另一个是实现近代化,二者并不矛盾。追求近代化首先面临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实现近代化必须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唯有如此中国近代化才有出路。近代化建设需要民族独立这一政治前提。但是完全按照过去的革命史观也不行。过高地评价太平天国运动与过低地评价资产阶级的作用都是不可取的。求真、求实也是课程目标的一个原则。

江苏的试题跟踪并反映了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但是,大多数中学师生感到难度较大,无法适应。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中学历史教学还远远没有意识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要求,教师的史学理论薄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自然就会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面对新课程的高考,中学教师怎样做才能适应呢?就此结合中国近代史教学谈两点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力争做“有常识的教师”。李剑鸣先生认为,(历史学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努力积累知识,不断提高学养……力争懂得多一些,力争做“有常识的专家”。中学历史教师要成为专家很困难,但多阅读,力争知识面广,做“有常识的教师”应该成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试想,连蒋廷黻都不知道的教师,怎样会指导学生理解近代化史观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是应该掌握的常识,各种史学观念也是中学历史教师要掌握的常识。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注重了课程观念、教学观念的更新,忽视了专业学养的提高。只转变课程观,教师充其量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资料收集者,而所谓转变教学观也很可能就是运用更有效的方式方法把原有的一些陈旧错误的观念加以强化。可以说,高中历史教师的史学观念直接关系到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就中国近代史教学而言,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都要涉猎,都要有所了解。冯一下先生在《历史教学》等主要专业期刊上对以上史学观念的解释,值得中学教师一读。了解相关的史学理论知识和史学研究动态,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开发利用史学理论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应成为中学历史教师的必修课。

第二,用多种史学观念优化教学。了解史学观念,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史学观念研究教学,改进教学。这里仅以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为例。全球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打破单元专题顺序,将中国近代史放在世界近代史中,把中国历史纳入到世界历史的全局中,构建纵横联系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从整个世界发展的角度宏观把握历史、掌握阶段特征,培养其辩证地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以历史必修1模块为例,我们可以按这样的专题顺序教学: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二、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反映学科发展趋势,反映学术研究新成果的试题越来越多。这就启示我们平时要注意运用多种史观整合教学内容,把分散在不同章节,甚至跨越中外的知识有意识地归纳综合,以备高考的需要。高中历史教科书采用专题体例,解决了初、高中教材的重复问题,但弱化了学科体系,破坏了历史的内在逻辑,造成了时序上的混乱。我们在复习时可以打破必修模块的划分,运用现代化史观,按照中国近代化的孕育(1840-1860)、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60-1895)、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1895-1927)、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1927-1949)四阶段进行整合,构建起体现时序特点的通史学科体系,帮助学生复习中国近代史。这样的整合,有利于学生把握近代化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应对高考也有指导作用。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卷第35题就反映出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阶段特征掌握比较薄弱。

多种史学观念是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历史,这有助于促进学生多元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对整个历史进程认识的加深。观察历史的视角越趋向多元化,对历史本身的认识也愈见丰富多彩,也将更接近历史的真实,而且可使史学与现实沟通,显示史学的社会功能和活力。

学习和运用新的史学理论,正如黄牧航教授所说:是为了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功能一帮助学生从世界文明走势这个大视野认识中国的现状,从而明确个体的价值和责任。如果说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是一艘大海中正破浪前行的大船,那么史学观念就是引领它抵达胜利彼岸的指南针。相信,分析2009年高考考查史学观念的试题,反思教学,将使我们在践行新课改中走得更快、更高、更强。

推荐访问:史学 反思 高考试题 观念 教学中
上一篇:试论近代史学的螺旋式发展
下一篇:党史会:国民党的御书房

Copyright @ 2009 - 2024 优泰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泰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9201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