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中职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来源:学习强国 发布时间:2023-01-08 15:40:03 点击:

1 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

热情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中职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数学知识和动手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发展,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利用学生爱屋及乌的心理,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2 运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及现代化教学

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当一个教师充满朝气、精神焕发地立于讲台上,用幽默作为教学的点缀,课堂教学就会变得轻松愉快。中职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中语言的表达,运用幽默的语言为课堂注入新鲜血液,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参与学习。

抽象、枯燥是数学的特点之一。中职生的数学基础薄弱,抽象能力也较差,常规的教学手段有时难以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呈现出来,而多媒体技术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正好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不足。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声、光、影的综合运用,变静态为动态化,变抽象为形象,使得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枯燥的课堂生动化,极大地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力发展,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教师要认真研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设计制作符合学生实际的课件并在教学中加以运用,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适时开展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校可以适时开展一些有利于数学学习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通过学年组数学竞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荣誉感;也可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分组的方式搞擂台赛,事先准备一些合适的数学题或与数学有关的人物、典故等知识下发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这样既能普及数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 强化对初中内容的梳理与弱化高中内容

的完成,实施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

的学习激情

中职生基础薄弱,齐加尼克效应突出(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所发现,因先前任务未完成而影响后继任务完成的现象)。如中职教学急于引入高中数学学习的内容,一味为完成高中阶段任务而赶进度,往往适得其反,使更多的学生游离于数学学习这外。在人的一生中,失败、挫折在所难免,它既可以使人一蹶不振,也可以使人不断奋进。但对于身心处于剧烈变化阶段的中职生来说,一次成功的记录远比一次失败和挫折要重要得多。只有更多的成功体验,学生获得的思想教育和知识技能才能刻骨铭心;也只有无数次的成功体验,教师设计的教育目标才能具体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最终教育才算是成功的教育。因此,在中职的起始阶段,适当降低教材的起点,帮助学生梳理复习初中阶段的内容,充分注意初高中内容的衔接,这样不仅有利于弥补中职生知识的缺陷,还可以使他们在复习的成功体验中有效消除心理上的障碍。教师,要根据中职生的现状优化教学设计,优化练习设计,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方式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使他们都能获得经常性的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中职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5 从实际生活中引出数学原型的问题,从专

业需求中引出数学教学内容,从而激发中

职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产实际,并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由实际问题引出数学教学内容,往往效果明显,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函数定义教学中,可以通过买饮料过程中钱数和瓶数的对应关系总结出函数的本质是对应,进而把函数的抽象定义具体化。中职生专业课的学习离不开数学知识作为铺垫。例如:计算机专业在应用数学平台的教学内容包括集合、数理逻辑、数列、矩阵等;机械专业,对立体几何、平面向量、解析几何有所侧重;财会专业则对排列、组合、统计初步应用较多。教学中要借助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热爱,强调学以致用,来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关注,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把握好作业的布置和考试的分析

中职生的数学学习要侧重过程,而并非侧重结果。练习在数学教学中占主要地位,但针对中职生,不要布置较多的作业。针对一两个知识点,有针对性地练习,确保他们过关。在考试时也总是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然后一步步加强。采用鼓励式教学,激励他们积极进取,努力向上,保持他们对数学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邹勇.中职数学教学活力之我见[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09(2)

[2]邹云丽.浅谈如何激发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热情[J].教师,2009(15)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职业技术学校)

推荐访问:激发 中职 热情 数学 学习
上一篇: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发声学习等
下一篇: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质量研究

Copyright @ 2009 - 2024 优泰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泰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9201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