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习初中历史

来源:学习强国 发布时间:2023-01-17 19:50:04 点击:

摘 要 初中历史学科囊括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以及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知识点繁多,且都是一些线性的史实现象呈现。对如何更有效地学好历史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历史;教科书;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7-0129-02

1 正确使用教科书

教科书有明晰的规定:课文中的正文和历史地图是学业考查范围;副文和文献资料、照片、示意图表不考核。根据这一点, 就可以大大缩小学习历史的范围了(有一些著名的人物头像和著名的建筑也要留心一下,这些内容不多)。

宋体字排印的正文部分,是每课的主要内容,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都在这一块。正文内容让学生全部掌握负担也不小,这就要求学生分析出正文部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理解型的;重点的要牢记,理解型的了解就行了。

楷体印刷的副文部分,用途有几方面:有的是正文的解释性材料;有的是正文内容的补充;抑或是对文中一些事件的评述;抑或是思维的延伸;等等。可以借助此块内容来理解正文,不必作过多的深入学习

正确的使用教科书,分类进行学习,这一定会让学生有的放矢,提高学习的效率。

2 统观全局,整体把握

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编排有一些规律,根据规律来确定学习方法。

2.1 以时间先后来编排

历史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时间为线索来安排事件。无论是上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可以先把学习内容的时间理一下。从课本目录→单元目录→课题目录入手,弄清学习内容的前后相关知识,这样有助于形成知识网络,便于从结构和内容上整体把握。

2.2 一个人物的功绩

著名的历史人物,一定有非凡的功绩。了解这个人,学生要能从正反两方面来切入:积极方面,这个人物什么举措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消极方面,哪些行为阻碍了历史的进程,给当时的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2.3 一件事的背景、起因、经过、结果、意义、作用及影响

历史事件具有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六要素,注重事件的意义、作用和影响。历史课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正是在历史事件所呈现的现象和意义等方面的了解和分析中来形成。用六要素法来记忆事件的同时深入思考史实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会取得一箭双雕的效果。

3 多向联系,对比学习,正确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障碍

过去跟现在,横向与纵向,中国和外国多向联系着来学习历史,既可回顾以往又能巩固眼下。比如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国家是美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核心国家是英国,过去和现在一比,马上体现出美国的发展超过了英国;同一时段的美国和德国相比可以知道各有所长,而此时段的英法两国就落后于这两个国家了;由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德国成为一战的发起国已见端倪;而此时的中国还在闭关锁国。

3.1 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无法明确学习目标

历史是过去人类社会产生于发展的过程,其学科性质就决定了它的过去性。学生狭义地认为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认为学习历史的实用性不强,隔断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不重视历史的学习,学习过程中无明确的学习目标。

3.2 缺乏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强

历史课涉及内容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时间跨度大,再加之历史事件不能亲身体验观察,社会阅历的限制等因素,学生的学习靠想象,以形象思维为主。如无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帮助,学生学习无兴趣。在学习过程当中学生比较喜欢历史故事,而不喜欢各种事件的内容和意义,对学习内容感到枯燥乏味和不感兴趣。

3.3 未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科能力较差

历史的学习内容比较多,在学习过程当中,学生主要是被动地接受,靠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对一些基本的知识点记不住,常常容易混淆,对课文中出现的史料不能运用所学知识回答解决分析问题,缺乏阅读理解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同时缺乏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总体上历史学科能力较差。

3.4 存在“轻副重主”的错误思想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重视语数外而轻视政史地等所谓的“副课”,课余时间对知识点的巩固不到位,不重视不爱学,应付情绪比较严重,不预习,不巩固,敷衍了事,甚至有的学生消极对待。加之农村学校课程安排不尽合理,历史课程安排的少,必然导致历史成绩的不理想。

3.5 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重结果而轻过程”负面现象的影响

在与素质教育相悖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学校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标准在于自身所教学科的成绩,而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在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历史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学生的主要学习力在于记忆,因此在一些历史课堂中便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少了学生的讨论、思考、探究,而多了机械式的被动的接受。学生的主要课堂活动在于学生对课本的勾划及背记,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心理的应付情绪,以为只要我会背,能记住就行了,对历史学习兴趣不高。

4 如何更好地学好历史

4.1 帮助学生确立学好历史的志向,端正学史动机

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学好历史的志向,从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问题入手,要耐心地引导,鼓励学生,将学习历史的目的和远大的理想结合起来。在课堂上应该展开“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怎样学好历史”的讨论,使学生重视历史、尊重历史,从而端正学生的学史动机。

4.2 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科目感兴趣了,他就会爱学这门科目。历史学科作为一门最基本的社会学科,主要是人类社会经历过的客观存在的过程,其学科性质和特点就决定了它的过去性、客观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接受、理解、归纳、喜欢历史。

4.3 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优化学生学习方法

历史的学习是一项系统而庞杂的工程,在学中学习方法的掌握要比学习结果的掌握更加显得重要。“如何学习历史,如何学好历史”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记忆,记忆是学生学好历史课的前提。在记忆时指导学生要有明确的记忆目的,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多种记忆的方法。

4.4 了解学情,因材施教

教学要通过小测试、提问等方式,及时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对所学知识作阶段性的归纳和总结。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心理认知水平,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帮助指导,克服学生的学习障碍。

4.5 及时复习,发挥好历史学的教育功能

每个人的记忆能力各不相同,但及时复习确是最佳的和最有效的方法。值得提出的是复习一定要遵循遗忘规律和记忆的规律,找出适合自己的复习时段和方法。

学习方法很多,这需要学生自己不断地归纳和训练。每个人个性具有差异性,同一种方法可能在不同的人身上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要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打造属于自己的学习“利器”。教学中要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发挥好历史学的教育功能,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把学生的思想教育有机结合在教学内容中,以知识传授为基础,能力培养为归宿,思想教育为灵魂。如在学习中国现代史“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这节课时,引导学生对建设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等进行讨论,学习他们身上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从而适时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关注学生学习的心理状况,采取措施,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良好心理素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的问题,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才会落在实处。

推荐访问:学习 初中历史
上一篇:试谈另辟蹊径激发学生历史课学习热情
下一篇:晋阶轻熟女神范儿穿搭法一起来学习吧

Copyright @ 2009 - 2024 优泰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泰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9201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