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地理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对高师地理教育的影响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1-12 17:10:05 点击:

摘摘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进行,地理基础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繁荣调整;教学技能的新要求;建立新的学生学习评价机制;教学方法的创新。地理基础课程的改革会导致高师地理教育在教材、课程的设置、教师的素质、教学工具等方面相应的改革。

关键词:地理基础课程改革 新要求 高师地理教育 改革

现代教育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及其重要的因素,现代经济发展反过来又对教育起促进和制约作用。地理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解决也同地理教育关系密切。地理教育不仅让学生学到地理基础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环境观与发展观,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一国的经济发展又不断对地理教育提出新要求、新内容、新问题,使地理教育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处于不断改革中。进入21世纪,我国的基础课程的改革如火如荼进行,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包括地理学科在内的各个基础学科的课程标准,随之而来的在全国范围内的新课程的实验,标志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工程已经全面展开。高师教育主要为中学培养教师,我国地理基础课程的改革势必对高师地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因而高师教育必须积极应对。

一、地理基础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1.地理基础课新课程的结构与内容的调整

地理新课程改革提出对地理课程结构的调整包括:克服传统课程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的局限。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加强实践性课程。

地理新课程改革提出对地理课内容的调整包括:转变传统课程繁难偏重和注重书本知识的倾向。提倡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相联系,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所必备的内容。

初中新课程的内容必须是与学生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基础知识,涉及到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高中新课程内容由共同必修课与选修课组成,共同必修课程由三部分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主要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时代性。选修课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和“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组成。

2. 地理基础课新课程对地理教育技能的新要求

教学技能的概念有众多的描述,澳大利亚的Cliff.Turng认为“基本教学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系列教育行为。”[1]李克东认为“教学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及教学理论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2](P133)上述表达共同之处是将教师技能视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或活动方式。地理基础课新课程对地理教育技能的新要求有:新课程要求地理教师具有教学创新的技能;新课程开放式的教学观,要求地理教师具备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新课程要求地理教师具备教育科研的技能;新的课程观、教材观要求地理教师具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技能;新课程要求地理教师具有设计学生“学”的技能;新课程要求地理教师具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技能;新课程要求地理教师具备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的技能。[3](P6-14)

3.地理基础课新课程需要建立新的学生学习评价机制

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是地理基础课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这次地理课程改革力求有所突破的地方.[5](P184-185)应试教育下的纸笔测验,以分数来衡量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已不能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且以分数来衡量学生会有诸多的弊端:长久为分数而学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用分数这把唯一的尺子会造成不公平的评价;分数作为评价的标准会造成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分数标准重视学生局部评价,忽视整体评价,重视学习的结果,忽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习中的智力因素,忽视学习中的情感因素,重视书本知识,忽视健全完善学生的人格;分数标准会形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新的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应该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就地理教学而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包括三部分:学生课堂及笔记情况,学生的测验及期末笔试,实践活动表现及成绩,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可考虑适当加分。以达到评价结果能客观、真实的反映学生的情况。

4. 地理基础课新课程的教学方法的创新

地理教学方法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师生为实现教学目的,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地理教学方法出现了新的特征:以学习观为出发点(注重教学中的知识观与学生观);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为中心;以多种方法、手段的优化组合为过程。[4](P8-13)从2001年9月开始的初中新课程及2004年秋开始的高中新课程的实验期间,部分地理基础课的创新向高师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高师地理教育改革

地理基础课程的改革最终的实施者是中学地理教师,中学地理教师的个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意识水平等也就决定这次改革的结果。今天的高师学生,明日的中学教师,高师地理教育培养中学地理教师,为了能让明日的中学地理教师适应改革后的新课程,高师地理教育必须进行改革。

1.高师地理课程设置的改革

现代地理学是信息化和社会化的产物,把人文环境和社会关系作为研究的重点,解释各种地理现象的内在机制,并预示未来的演变。我国高师地理课程设置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的调整,但给人的感觉目前的课程设置时代性不强,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的需要,高师的课程设置必须进行改革。目前高师地理课程中地球概论、地质学、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等科目一直都是分开授课,但高师主要培养中学教师,而不是专业人才,因而可以考虑把上述科目用自然地理学一门课程替代;教育学、心理学、地理教学法安排在第三学年(四年制本科),一学年分阶段授课;对科目合并后多出来的课时用于专题教学,由教师编写专题教材,主要内容涉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区域政治地缘问题等);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网络技术,用于辅助地理教学,多媒体素材处理与制作、地理课件的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应用技术也是高师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教学技术。

2.高师地理教材的改革

教材在高师教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尽管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一套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但并不涵盖所有科目,或者教材本身不完善,使高师地理教材具备一定的局限性。如由扬青山、韩杰、丁四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理》教材,教材中的人口、经济等方面最新数据是2000年的数据,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产业内容主要是工业,而对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影响最重要的体育产业、文化产业却鲜少提及。为适应地理基础课程的改革,高师地理教材内容也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变化,编写新的教材,突出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的内容。增加乡土教材,按照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大纲的规定,乡土地理主要讲述本县(市)的地理。[6](P84-85)乡土地理教育在地理基础教育中占据重要地理位置,乡土地理是中学生必学的内容。乡土地理能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在传统教育观念中,乡土地理仅仅作为区域地理的补充,没有突出乡土地理的特色。高师地理教育可适当开设乡土地理课程,如广西钦州学院环境与经济学系地理教育专业(师范类),可以考虑开设钦州乡土地理、北海乡土地理、防城港乡土地理课程,从广西区教师培养的布局上看,该校主要为上述三个地级市培养中学教师。乡土地理教学内容更新要快,所采取的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3.高校地理专业教师素质的高要求

基础教育的改革对高师教师的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在正常的情况下,处于互为主体的地位,教师始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始终发挥主动作用,这样才能出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取决于教师的素质,21世纪“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教师已从传统的知识的拥有者、传递者、解释者和对学生品、学的评估者扩大为学生和一部分社会成员身心发展的指导者和启发者,教育活动和教育信息的组织者提供者,教育研究和教育变革的参与者和开拓者,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络者和协调者。“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培养有着巨大作用。地理学科教师的素质的建设要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战略。从我国学校地理教育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高师地理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1)思想品德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职业思想道德品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2)业务文化素质:宽厚、坚实和适合应用的地理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教学的技能技巧;了解地理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3)科学研究能力的素质:高校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的职责之一。(4)英语语言能力的素质:英语是现代高校教师的一种重要的语言工具,高校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英语读、写、译的能力。(5)教育实践能力素质:教师语言在教学中作用巨大,教师语言是教师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的重要工具;教师的教学面对集体进行,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地理课程的独特性(野外实习)对地理教师身体的素质要求相当高。

4.熟练掌握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与教学工具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迅速的发展与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对学校的教育带来很大的影响。传统的地理教育环境以教室为场所,以黑板、粉笔和教学挂图作为教学工具,以教科书等印刷品作为信息的载体,以教师作为教学环境中心,这种教学环境在传授地理基础知识、培育地理人才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但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将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引入地理教育教学领域,不仅是教育教学手段的改革,也将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同时地理学科的空间性、综合性和学科的交叉性等特点决定现代教学技术与教学工具将在地理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高师地理教师要想熟练运用现代教学工具,必须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知识、遥感技术和一些计算机软件。但这些教学工具也有缺点,就是缺乏人性化,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言传身教的对学生潜移默化作用降低。所以,对于现代教学的技术与工具这些新生事物,我们要辨证的对待,不要进入重视现代教学工具而轻视传统教学工具的误区。传统教学工具与现代教学工具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同等重要,只有合理科学的使用这两大类教学工具,才能创造出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新的基础课程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彻底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性人才,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核心问题是中学教师的问题,中学教师的建设主要由高师教育决定,因而,高师地理教育的改革对地理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注:本文作者现为钦州学院环境与经济学系讲师 )

参考文献:

[1] 蔡灿新.加强教师教学技能素质的意义探微.上海教育研究,2001,(6).

[2] 李克东.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段玉山.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段玉山.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王明.地理新课程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 褚亚平.地理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推荐访问:地理 浅析 教育课程 改革 影响
上一篇:理查德·罗蒂的文化左派批判
下一篇:河南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经济分析

Copyright @ 2009 - 2024 优泰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泰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9201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