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生态保护与产业协同发展的系统思考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1-09 13:05:04 点击:

zoޛ)j馟i}`4|^6^nN#]5O<7'(}85׍׽xӎ?rԨ^ti+-y!z)ڲ)ݺk]z֧u(脱贫困落后和实现工业化的路径选择,发展中国家应该走“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单向度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乃至牺牲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行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腐败日益蔓延、社会差距日益拉大等诸多问题成为抑制经济增长的瓶颈。为此,许多学者从“公平发展”、“增长极限”等视角提出了新的发展观,发出了“降低经济增长”、“停止经济增长”的呼吁。

纵观传统发展观、新发展观对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其哲学方法论范式是近代机械自然观认识论,坚持从自然的简单性、因果性、规律性、外在分离性、还原性、祛魅性等原则[2]分析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认为二者之间是简单的、单向的、机械的线性关系,从而割裂了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经济社会系统二者内在联系,最终导致人类经济行为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其结论是要么发展经济牺牲生态环境,要么保护生态环境牺牲经济发展的线性思维发展模式。

发展观的演变与思维方式的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当代发展观实现了从传统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这一转变其实质是人类在思考发展问题上由线性思维走向非线性思维。当代科学发展观以系统科学方法论和系统认识论为指导,从有机整体性自然观的复杂性(非线性、分形、混沌等)、非决定性、不可分离性、非还原性、返魅性等原则[3]认识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认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是一个有机的、开放的、适应的、进化的、复杂的综合系统,“两个系统之间不是封闭实体之间的外在关系,而是两个开放系统之间的相互包容的关系”,构成生态综合系统要素的多样性、差异性使得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妨碍、相互竞争、相互排斥的一面,也存在着互补互利、合作共生的一面。

现代生态系统是以人类为中心,以物质、能量交换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综合系统[4]。它既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特征,又具有人类社会系统的调节演化特征。借鉴当代系统科学思想重新审视陕南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构建适应区域生态环境要求的产业体系,做到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环境改善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系统的整体性实现区域人与自然生态、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陕南生态保护与产业协调发展面临问题的系统思考

1.1 陕南生态保护与产业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

1.1.1 对生态保护与产业协调发展的认识具有片面性 造成陕南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紧张矛盾的是单向度追求GDP增长的传统发展观。当代系统科学理论的发展使人们在实践观念上实现了由传统发展观向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转变。这种转变促使人类从生态系统的角度重新审视陕南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间关系。在陕南生态系统维护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抛弃传统发展观的单一追求GDP发展和新发展观悲观主义放弃发展的线性思维范式,从生态系统共生视角,根据系统的能量流动循环性、相关原理、相生相克性、忍耐极限性、结构功能性、开放性、限制因子性、非加和性、种内竞争性、竞争排斥性等原理[5]来理顺自然资源环境系统与产业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

当前,陕南生态保护与产业协调发展首要问题是解决人们的发展观念、思想认识,即抛弃传统的发展观进而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重新认识自然生态系统与产业经济系统的耦合关系,以这种新的认识论来重新审视陕南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1.1.2 生态环境改善的动力不足 目的性是复杂系统的一个主要特征。没有目的性,复杂系统的元素(行动者)就没有行动的主动性,而复杂系统就不能适应环境,更不用说对环境作多级的适应[6]。区域生态系统是一个由诸多行动者、多級子系统构成的多层目标体系的复杂系统,行动者与各子系统的目标存在着相互冲突与相互融合的两面性。如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政府的目标取向与地方居民、企业的目标取向之间就存在着冲突与融合的两面性。这是因为以生态效益为价值取向的生态保护行为具有显著的外部性,在生态修复、维护相关补偿机制等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区域环境、资源、经济行为的主体(个人或企业)往往以追求个体经济效益最大化为行动动力,而政府以追求生态效益的集体效益最大化为原则,二者存在着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协调问题。如何协调个人追求经济效益与集体追求生态效益的一致性成为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的动力源泉。陕南是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经济贫困依然是民众首先思考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农民收入增长和生活来源的替代模式,他们就没有动力去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1.1.3 产业结构单一化和低级化 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它决定着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水平和类型[7]。陕南作为山地型经济,由于长期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交通阻塞、生产要素流动性差、市场经济不发达,区域经济主要是以农户自给自足的粮食种植业为主,在坡地占耕地面积90%以上的地区,人多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农民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往往以毁林开荒、广种薄收、过度放牧等粗放式经营导致天然植被被破坏、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从而形成人类生产经营与自然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尖锐。

从2000-2014年的统计数据(表1)可以看出,退耕还林以来,陕南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为第一、三产业呈现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呈现缓慢增长趋势。然而,相关研究成果表明,第一、三产业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影响较小,第二产业则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影响较大。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产业低级化发展导致区域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形成欠发达地区的资源环境与产业的恶性循环发展。

1.1.4 没有形成生态产业链,产业关联效应差 为了解决广大农村温饱问题而实施的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户家庭分散经营的传统模式,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条块化,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缺乏适度的规模化,从而影响了农村生态产业链的形成。由于缺乏资金及经营管理人才,导致信息闭塞,农特产品无法与市场对接,形成陕南特色农业低端化发展,农产品产业链短,产业关联效应不强,缺乏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以及农产品辅料被随意抛弃、焚烧等行为直接造成环境污染现象普遍存在。

1.2 陕南发展生态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1.2.1 自然资源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形成陕南生态产业发展的地理锁定 相关研究指出,自然资源禀赋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初始动力[8]。在经济发展初期,人们总是根据区域自然环境选择产业发展,形成与地域自然资源要素禀赋相匹配的产业结构及产品类型。陕南地处秦巴山区,行政区域包括汉中、安康和商洛3市(共有28个区县),面积69 929 km2。从自然地理环境上看,陕南为北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年均温为14~15 ℃,≥10 ℃积温为4 500~5 000 ℃,降雨量为1 000~1 200 mm,无霜期为230~250 d,并且四季分明,雨水集中,无霜期长;土壤主要为黄板土、黄泥巴土、水稻土类、淤沙土等;海拔一般为250~1 000 m。这种特殊的气候和地质构造赋予该区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素有“生物资源宝库”、“天然物种基因库”、“漆、麻、耳、倍之乡”、“中药材摇篮”等美誉,且矿产资源丰富。目前,陕南三市已经获得特色农业地理标志产品30多个(表2)。拥有多个国家、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省级休闲农家明星村。利用优势生态农业资源开发“一村一品”,促使特色农业园区化发展,挖掘地方传统民俗文化,建设美丽村镇成为陕南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耦合的产业基础。

从区位空间位置分析,陕南东连江汉平原,北依关中平原,是西安、重庆、成都、武汉四大都市交通中心,区内多条铁路、高速公路贯穿其中,加之正在筹划和在建的民航、高铁、内河航道等交通网络,为陕南生态旅游提供了便捷的交通,为该地区生态旅游开发准备了条件。

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陕南三市退耕还林61.95万hm2(汉中市20.70万hm2、安康市25.79万hm2、商洛市15.46万hm2),森林覆盖率由退耕还林前的50%以下分别提高到58.18%、59.90%和62.30%,工程实施使区域生态资源环境得到进一步的优化(表3)。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为陕南发展生态产业提供了自然资源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为区域专业化市场形成和地方生态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1.2.2 生态涵养功能区绿色发展形成陕南生态产业选择的必然路径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开发方式将国土资源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陕南是国家实施生态战略“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和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水源区,还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攻关区,属于典型的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保护自然、文化遗产是陕南的首要任务。根据生态位势选择、培育、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态产业,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实现陕南生态保护与陕南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路径。

1.2.3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陕南生态产业发展动力因子 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包括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生态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使区域专业化分工及区域市场的形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助于减少对资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影响,缓解资源环境约束[9]。根据陕南的生态位势,以“绿色、循环、低碳”为理念发展生态产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新型城镇化格局、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生态旅游格局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也是区域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调整的方向和动力。

2 陕南生态产业开发策略及模式

2.1 陕南生态产业开发策略

2.1.1 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策略 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陕南首要任务是保护好生态环境。然而,陕南又是国家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实现突破发展也是陕南面临的客观现实。陕南区域社会全面发展需要统筹二者关系,要从系统科学出发,遵照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发展理念,将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与绿色生态产业有机结合,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产业发展策略。

保护优先就是要求生态产业体系的培育与构建首先充分考虑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融入产业调整的全过程。适度开发就是要求生态产业规划要按照产业园区化、适度规模化将山区经济系统的点状开发与立体开发相结合,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相结合,达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延伸生态产业链,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生态化,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美丽陕南建设。

2.1.2 优化格局,精细推进策略 陕南属于典型的山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其地形地貌具有流域川原区、河谷盆地、低山丘陵区、中高山区等复杂性特点。国土资源的保护、开发应该判断山地自然条件、空间格局,形成区域重点发展区、生态农业区和生态功能区,以点状开发和面上保护相结合,实施精细推进的策略。在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开发强度合理、聚集人口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较好的川道地区开发生态农业园、生态工业园,将生态农业与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相融合,产业发展与生态移民工程、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在山地区域发展特色林果业、林下养殖业等立体复合生态经济;在高山区开发森林公园等生态旅游项目。通过优化格局,精细推进达到山上山下相融合,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服务业相融合。

2.1.3 共生融合,耦合发展策略 产业结构初级化、产业水平低端化、产业链短等形成的粗放式经营是欠发达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两难问题的主要原因,而要协调二者的关系必须按照生态系统学原理,生态工程技术要求,以产业共生、产业融合等相关理论积极培育适合陕南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服务业。以园区化发展为载体,形成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服务业的耦合;以生态产业链延伸、生态产业网络化发展实现区域资源高效利用、产业高端化、集约化、循环发展;以生态经济效益带动投资,促使陕南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1.4 成果共享,社区参与策略 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中改善民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民众既是生态保护的主体,也是生态保护的直接受益者。只有民众参与并共享生态保护成果才能建立起区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在区域生態环境保护与生态产业开发中必须通过制度设计、政策引导使当地居民参与其中,使当地居民能够从生态产业中获益,进而投入到环境保护之中。从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经营方式等方面彻底转变成为环境保护的倡导者、行动者、监督者及推进者。

2.2 陕南生态产业模式——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服务业的共生耦合

陕南生态产业选择、培育必须客观分析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环境资源禀赋、空间格局,结合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背景下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区域特色产业历史积淀,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和生态服务业;而生态产业提升必须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根据产业共生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等理论依据,采用生态工程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和生态服务业的产业共生耦合发展(图1),达到区域产业经济的适度规模经济、产业链的延伸、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与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

2.2.1 政府政策引导与地方举措响应相结合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陕南选择、培育生态产业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引导和地方政府举措的响应相结合。政府政策的引导是指从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层面从政策制度供给角度加大对陕南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陕南生态服务价值核算及补偿机制,优惠生态产业投资者税收政策,优化陕南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供给等,为生态产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对口协作、补偿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等方面给予支持;地方举措响应是指陕南三市地方政府要根据陕南国土资源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统筹区域生态资源、地理条件、水土保持、经济发展等多项指标,因地制宜选择生态产业园区,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筹划生态产业项目,搭建科研技术孵化及产业对接平台,鼓励地方产学研合作等,为生态产业发展提供土地利用、园区规划、产业扶持、组织实施、监管评价、技术孵化等方面的支持。

2.2.2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服务业的共生耦合 以生态保护为价值取向的生态脆弱山区工业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和禁止,而通过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服务业的产业共生耦合,延伸产业链,提高区域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区域产业集约化、适度规模化发展可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和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达到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效益。特别是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生态脆弱山区,生态旅游开发不能仅仅局限于景区型旅游发展,而是要结合区域特色农业资源,以“景区+休闲村镇”、“景区+生态农业园”、“休闲文化广场+特色农家乐”等形式形成集休闲、养生、体验、度假为一体的旅游产品,以生态旅游业带动生态农业,以生态农业丰富生态旅游业内容,增强旅游的多样性,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耦合协同效应,才能促使区域产业由低级化向高级化、多样化发展,实现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向产业市场竞争优势转变。

参考文献:

[1] 詹宏伟.从传统发展观、新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5):64-68.

[2] 肖显静.从机械论到整体论:科学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3):10-16.

[3] 杨小军,张建民.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思维方式的变革[J].科学管理研究,2006,24(3):1-4.

[4] 邹经文.熵变原理与生态系统[J].南京林学院学报,1984(1):78-86.

[5] 段舜山,骆世明,蔡昆争.生态系统原理与可持续农业[J].应用生态学报,1997,8(6):663-668.

[6] 范冬萍,张华夏.复杂系统的目的性与深层生态伦理[J].学术研究,2003(7):44-49.

[7] 马小明,张立勋,戴大军.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案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4):565-571.

[8] 鹿 彦,李玉江.基于要素禀赋和区位环境视角的中国区域比较优势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2):94-100.

[9] 李 芳.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结构优化多目标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3(7):39-43.

推荐访问:陕南 协同 生态保护 思考 产业
上一篇:学生素质评价的系统方法
下一篇:基于企业发展视角的伴随诊断式培训刍探

Copyright @ 2009 - 2024 优泰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泰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9201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