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与青年工作

来源:工作汇报 发布时间:2023-01-03 21:40:01 点击:

延安精神是中共中央長征到陕北,在迁入延安之后的十三年(1935-1948)时间里,全国各抗日根据地尤其是陕甘宁边区的共产党人,通过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大生产运动和自身整风运动,所形成的带有体系性的观念和作风。 如何理解和把握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借鉴延安时期青年工作的历史经验,对开展新时期青年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

延安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艰苦革命奋斗和边区政府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党克敌制胜和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延安时期,我们党根据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大局出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瓦窑堡会议上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实现了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最终赢得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此外,我们党通过创办的多所干部学校,培养历练了成千上万名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革命战士。

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思想精髓。1942年,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毛泽东发表了《整顿党的作风》演讲,从实事求是出发,重点批判了当时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不良作风。通过延安时期的党风整顿,形成了党风建设的优良传统,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使我们党保持了肌体的生机和活力,保持了党的先进性,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内涵。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到建设,一路走来一直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人言行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中对“为人民服务”作了精辟论述,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我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写进党章。延安时期的执政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正是基于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和宗旨,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赢得了民心支持,最终保证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显著特征。延安时期,面对国民党封锁和围困的极端艰难境地,党中央号召延安和边区军民,“同甘共苦、众志成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派三五九旅屯田军垦南泥湾,正是凭借着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创业精神,中国共产党凝聚了人心、战胜了困难、赢得了胜利。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当时极端困苦条件下,之所以能够积极秉持密切联系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和作风,根本原因在于共产党人源自内心的共产主义信念。就是说,延安精神中虽然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等等内容,但它的核心和灵魂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贞不渝和矢志不移。 不然很难理解当年一代青年的铿锵誓言:“打断骨头还有肉,割掉皮肉还有筋,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去。”

二、延安时期青年工作的历史经验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摆脱了教条主义的束缚,不断成熟发展,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科学准确地预测和把握时局的变化,及时做出正确决策,成功有效地开展各项青年工作。

1.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引青年运动的前进方向

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之际,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在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上明确提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关乎民族危亡的重要关头,共青团响应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召唤,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各校学生和各界青年同胞宣言》,呼吁全国各学校学生们、各界青年们:一切爱国的青年同胞和青年组织,大家在抗日救国的义旗之下联合起来!抗战以来,青年运动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值得注意的问题。“因为不善于使青年运动与整个党所领导的人民运动相结合,过分强调了青年的特殊性,因而产生一种单独去搞青年自己一套的闹独立性的偏向”。 为此,中共中央于1941年6月,做出了《关于青年工作的决议》,及时总结共青团工作的经验教训,为青年运动指明了正确方向。

2.把组织机构的创建和完善作为青年工作的依托,加强对青年运动的领导

为了团结号召全国青年担负起抗日救亡的任务,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1937年在延安召开了西北青年第一次救国代表大会,通过了《目前

政治形势与青年救亡运动的决议》,

决定建立“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

号召“不分党派、不分阶级、不分信仰、不分性别、在抗日救国的目标之下全国青年大联合” 。1938年,召开了西北青年第二次救国代表大会,成立中华青年救国团体联合办事处,旨在促进各青年团体的交流,共同促成青年运动的统一和全国青年的团结。抗日战争胜利之际,在党的领导下,1945年5月,成立了解放区青年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为了适应抗日战争胜利后形势和任务的需要,1946年中共中央提议建立民主青年团。比如建立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冯庄团支部、行知中学团支部,丰足火柴厂团支部,探索实践了开拓青年团工作的经验。

3.从“青训班”到“窑洞大学”,注重青年人才的教育培养

抗日战争初期,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怀着抗日救国热情,越过层层封锁,历尽艰辛,奔赴陕北参加革命。“到延安去!”曾经是当年一代热血青年的强烈愿望。为了适应党的青年工作的发展要求,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西北青年救国会于1937年10月创办战时青年短期训练班,1938年后因迁至泾阳县安吴堡,得名“安吴青训班”,广泛吸收各地各类爱国青年。抗日战争期间,为了培养抗日救国人才,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延安创办了抗大、陕公等30多所干部学校,呈现出“延安到处是学校,延安遍地是歌声”“开学典礼不断、结业歌声不绝”的景象。这些“窑洞大学”为抗战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干部队伍,造就了一批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优秀人才,这其中以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最为著名。

4.从“长期埋伏”到“第二条战线”,指导国统区的青年运动

1937年5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白区代表会议,刘少奇作了《关于白区的党和群众工作》的报告,明确指出要“广泛地组织青年”,总结了经验教训,阐述了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斗争策略,为白区的青年群众工作指明了道路。1938 年3月,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在敌人占领的中心城市中,应以积蓄力量、保存力量,准备将来的决战为主” 的思想。1946年12月,由周恩来兼任中央城市工作部部长,进一步加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的统一领导。1947年,在国民党统治区60多个大中城市爆发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其中以“五·二〇”爱国学生运动为高潮,使第二条战线的斗争更加广泛、深入地发展起来。

三、践行延安精神与完善新时期青年工作的设想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前中国已处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青年工作的环境和挑战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面对青年工作的社会性、群众性、实践性与发展性特点,梳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青年工作的重大决策,从延安精神中汲取感召力,对当前党的青年工作仍有诸多启示。

1.以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为先导,坚定理想信念

延安精神的可贵之处,就是在当时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能够做到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守。正是这种信仰的力量,促成了党的事业发展和壮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青年群体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但面临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因此,对广大青年而言,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中,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中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广大青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崇尚者、践行者和传播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放飞梦想、贡献力量。

2.以推进群团建工作创新为基石,强化基层群团组织建设

延安时期的青年工作十分注重青年组织机构的创建和完善,在群团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和青年群体变化趋势,需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进一步促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要把团组织建设纳入党建工作总体规划,通过党建带团建,指导和带动团组织紧跟党建工作步伐,改革和改进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要深化团组织联系青年机制,既可以面向青年群体为党团组织代言,又可以向党团组织反映群体诉求;要健全团内工作制度,基层团组织可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和健全团组织的工作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团内民主制度、基层团建考核,实施基层团建工作目标管理。要根据青年群体切身利益的需求,开展“接地气”的凝聚力工程。通过青年教师联谊会、志愿者协会、工会、关工委等组织,务实开展学业教育、生涯发展、成才就业、心理咨询等活动,切实帮助青年群体解决“成长的烦恼”,以此来进一步增强和扩大群团组织的影响力、服务力和凝聚力。

3.以青年创新创业创优为重点,促进青年成长成才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是可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告诫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青年群体要成长成才、建功立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不可或缺。群团组织要以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为根本,在青年就业、立业、创业和融入社会上下功夫,带动青年创新创业创优。要打破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墙”,充

分利用大学生科技园、青年创业园、青年创客家园等载体,探索政策保障和机制扶持相结合、集中指导和分类服务相结合、园内培育与园外孵化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服务模式。要广泛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拔尖人才、示范岗位创建等活动,发挥优秀青年生力军的引领作用,加强对高校青年就业创业观念的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干事创业。

4.以创新工作方式为抓手,保持群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中共在延安的十几年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她用行动及时回应了当时抗日救亡的社会关切;用“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赢得了民心,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延安是那個时代的一块革命圣地和“特区”,很多青年热切向往。当前,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青年群体的作用,就必须深入研究和把握青年的时代特点,要善于把握青年群体的关切和诉求,把工作做到青年群体的心坎里,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共青团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要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成员发展、联系群众、开展活动的方式,扩大对不同青年群体的组织覆盖面和工作覆盖面,以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形式和方法开展工作,打造网上网下有机融合的群团工作新格局,进而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调动凝聚青年的一切积极因素和力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区学院)

(责任编辑 矫海霞)

推荐访问:延安 精神 青年 工作
上一篇:对中学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Copyright @ 2009 - 2024 优泰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泰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9201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