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地理与人文素养选修课的设置及意义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1-13 14:00:04 点击:

摘 要:高校开设地理与人文素养公共选修课程,有着自身的特点。课程目标的设置、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使用都需要与大学生的需求相适应。该课程的开设可以极大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其全球意识,并提高其自身素养。

关键词:地理 人文素养 大学生 综合素质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研究课题,曾被称为“科学之母”,是一门能够启迪学生爱国精神并能经世致用的伟大科学,所以地理教育是进行国情、爱国、环境、全球化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人文素质教育可供选择的理想课程之一 [1]。因此,很有必要在高校开设地理与人文素养等选修课程,针对学生的需求设置符合要求的课程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使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达到相应的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目标

大学地理公共选修课程在国内外大学教学课程体系中均有开设,地理课程的开设以通识教育为主,侧重其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广博性,旨在拓宽学生视野,贯通专业界限,形成不同类型、不同年级的通识课程体系 [2]。关注并理解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发展等地理问题已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素质之一,在高校开设地理与人文素养公共选修课程,传播人地关系相关知识与理论,对提升当代大学生地理素养及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3],也是每位高校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在空间地域上的表现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基本态度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课程内容

在内容选择方面,地理学涉及知识面极广,自然、经济、文化、人口、聚落、宗教、旅游、人地关系等相关内容在地理学中都应该有所体现。除此之外,通过对选修本课程学生的多次问卷调查,关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期望总结为以下几点:

其一,旅游资源类,学生一般都少有时间或经济条件外出旅游,期待课堂上能了解,譬如青藏高原、丝绸之路、凤凰古城、大运河、神秘坎儿井、地图上的长城等。

其二,地理科考类,譬如地理人物、青藏高原科考系列、航天科考、地理考古等,科学家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中秉持的科学态度以及坚强意志、优秀品质将会教育和激励青年大学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其三,环境保护类,譬如现实生活中的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土壤侵蚀、荒漠化、湿地资源、水污染、大气污染、自然灾害等等,对这些问题和事件的深入了解和分析,会增强大学生的国民责任感,宣传科学的、权威的、正面的、积极的环保理念。

其四,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或者一些热点问题,譬如:地质学中与生活相关的宝石学、青藏高原独产的纯种藏獒、人口问题、3S技术、四季星空等。这些知识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也鼓舞学生向美好的环境奋斗,在深层次上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教学模式

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问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地成为地理与人文素养选修课程的主渠道 [4]。可以播放经典的环境类影片或者珍贵的科考视频资料,穿插教师对细节方面的地理专业知识讲解。还有实践内容,就近外出实地考察,环境测试与分析、四季星空探索、流星雨观看等等,这些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质很有意义。课程成绩的评定构成为:平时课堂参与占30%,期末考试占70%。让学生在轻松的心理环境下,享受地理人文广阔丰富的精神财富,通过区域大事件、地理美等课程内容完成对学生情感、意志、态度、行为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四、课程意义

1.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较高的地理素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较为客观地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发展观、资源观、环保观。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将极大地取决于人类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能力[5]。因此,只有树立客观正确的人地观,明确要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合理地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平衡

[6]。所以,提高大学生地理素养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可以在课程中给学生安排《后天》《超强台风》等环境类灾难电影赏析,利用灾难片如同消防预演、灾害预警的功能,传递超前的忧患意识,带给学生严峻的思考。让学生懂得要保护环境,珍惜资源,要善待自然,在困难面前不能轻言放弃,要自信乐观,勇于承担。

2.

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全球意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地理与人文素养公共选修课程开设的目的还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全球意识。教会学生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与协作、尊重与理解、关心和交往,培养他们国与国和平共处的意识,增进与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交流,促使他们能够站在全球与国家的角度认识大家共同存在的问题,形成国家之间的连带意识,从而思考生态、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

进一步加深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思想道德修养

充分发掘地理课程中人文教育素材,对于培养大学生爱国意识和人文意识有重要作用。在地理与人文素养公共选修课程教学中,可以穿插式地融入地理科学发展的历史以及地理学家奋斗的故事,用这些激励学生 [4]。例如:青藏铁路的修建、走进青海原子城、南极科考建站、中国载人空间站的发展、蛟龙号 7000米海试背后的故事等等现代人文地理知识,真实动人,鼓舞人心。

五、小结

精神和价值的追求对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尤其重要,欠缺人文素养,丢失人文精神,必然会限制阻碍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在高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应当共同发展,地理学科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加强地理与人文素养选修课程建设,对于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发挥正能量,以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远大理想与抱负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才安,梁留科.地理科学发展问题初探[C].地域研究与开发,1990,9 (7):14~16.

[2]唐瑞,于洋.中美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的比较研究[J].理工高教研,2008(1):34~38.

[3] WALFORD, R. and P. HAGGETT. Geography and geographical education: some speculation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J]. Geography, 1995,80(1): 3-13.

[4]刘敏红:乘“新课标实施”东风推进人文素养教育[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S1:234~237.

推荐访问:选修课 素养 人文 地理 意义
上一篇:矿物解理属性在宝石鉴定中的运用实践微探
下一篇:高职院校珠宝首饰鉴定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Copyright @ 2009 - 2024 优泰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泰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9201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