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会理县南部地质构造研究及其意义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1-13 09:50:04 点击:

摘要: 四川会理南部处于我国南岭东西向构造带的西段。由于长期而多次的地壳运动,使得区内地质构造呈现复杂的景象。笔者通过对区内构造期次的研究,发现基底构造为东西走向,新古代及其以后的盖层构造为南北走向。再结合物化圈定的矿致异常,即可寻找隐伏矿床。

关键词: 构造期次;成矿作用

前言:四川会理南部在大地构造上处于扬子古板块西侧南北向的康滇古陆块中段。地质力学工作者将其归于我国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的西段。地壳兴典型的二元或三元结构:古元古一中元古界(河口组、会理群)的中、浅变质岩构造基底构造,而新元古界(震旦系)及古生界沉积岩层组成第一盖层,中生界与新生界陆相岩层构成第二盖层,有时人们将它们合并一个盖层,而称二元结构。

区域内基底构造为东西走向,这有由古元古一中元古界组成的河口复背斜及南邻的拉拉向斜,北侧的菜子园东西向断层,遥感地质图上的东西向线形影象构造。盖层构造呈现明的南北走向特征,区域性大断裂有西侧的磨盘小一元谋断裂,东侧的安宁河断裂以及一些近南北的褶皱。

区域内的岩浆岩是很发育的,最早的是侵入岩是沿河口背斜轴部侵入的澄江期辉缘辉长岩以及一些中酸性脉岩,喷出岩主要出现于河口组内,对拉拉铜矿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其次是海西晚期或印支期侵入的基性岩,还有花岗岩,这对区内铜、铁多金属矿的形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2.构造格架与构造期次

2.1构造格架

四川会理南部地质构造和区域上一样可归结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两大组,它们纵横交错形成棋盘格式构造(图1)。

前已提及,东西向的构造主要出现在元古界基底变质岩中,这是一组压性结构面(褶皱轴面、逆断层和片理)。前述河口复背斜,呈一轴向近东西的波状形态,尽管局部为此西或北东,但总体是以东西走向为主。

河口南侧的拉拉向斜,组成岩层为河口组中深变质岩,富含火山岩,岩层为明显的东西走向。此外还有由中元古界组成的官庄背斜,岩层状走向北东或近东西向。

黎溪北侧的菜子园断层是几乎横贯全区的东西向断裂,现代表现为一正断层。其次是由蒿枝坝东西向断层,仅发育在河口组中,大营山西侧基底变质岩中一组东西走向片理,所有这些都可看作是基底变质岩中的东西向构造。它们被认为是地壳在南北向压实力作用下形成的东西向构造形迹,遥感地质图规律性分布的东西向线形影象构造,就是这种应力作用的本质反映。

南北向构造主要出现在新元古代(震旦系)及其以后(古生代)地层中,也是一组压性结构面。这有西侧鱼鲊南北向断层(磨盘山一元谋断裂的一段),小关河以及其以东的椿树湾一新田断裂,柏家湾一李家门前断层,杨门湾子白田湾断层,它们实际是

南北向安宁河断裂的组成部分或其底序次的构造,切割地层从基底到中生界,具长期性和复杂性。南北向的褶皱在区内并不多见,规模也不大。

3.构造发展史与成矿作用

晋宁构造运动及岩浆活动首次对古元古界(河口组成或河口群)与中元古界(会理群)中沉积铜铁预富集体进行热液蚀变富集作用,即平常说的变质成矿作用。其中有些矿可能就在晋宁晚期或澄江期形成的,即达到工业品位。

峨嵋地裂期间,地幔物质上涌,大规模的基性岩浆和富含铜、铁等金属元素的矿液上侵给沉积预富集体的改造和富集提供了热源和矿源,构造活动的进一步发展,由南北向断裂反向扭动或走向滑动形成的北西走向的张性构造则利于铜、铁矿的最后定位,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小冲铜矿矿区的矿体呈北西向展布,大龙凼南边的铁矿也呈北西走向,其形成的力学机制(图2)。

目前看来区内印支—燕山期是基底变质岩铜铁矿的决定性时期。区内铜铁矿的综合成矿的模式(图3)。

结论

会理南部地区基底构造为晋宁运动形成的东西向构造,它控制铜铁等元素的地层预富集体(矿胚层)和(或)热源蚀变富集体的分布,而海西(印支)—燕山早期的南北向构造及其反扭动作用形成的北西—北西再向张性构造控制了区内工业矿化富集体的分布,这一认识若再结合物化探圈定的矿致异常可指导寻找隐伏矿床。

参考文献:

1.李四光.1979.地质力学概论.科学出版社

2.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一大队.1993.康滇地轴遥感地质图1:50万.(内部资料)

推荐访问:会理县 构造 地质 意义 研究
上一篇:三门峡陕县葫芦峪金矿床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分析
下一篇:帷幕注浆在山岭隧道富水软弱复杂地层的应用

Copyright @ 2009 - 2024 优泰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泰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9201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