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人口返贫问题对策之可持续脱贫

来源: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23-01-07 12:10:04 点击:

摘 要:精准扶贫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扶贫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但是随后又出现了脱贫后又返贫、暂时性脱贫等返贫多发现象。继续攻坚与防范返贫确保稳定扶贫同样重要,因此本文结合国内相关文献的代表性观点,总结精准帮扶后的脱贫人口返贫成因,针对脱贫后返贫的问题,从可持续脱贫的内涵以及实现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助推扶贫工作长久发展的政策及建议。

关键词:脱贫攻坚;返贫;可持续脱贫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9-000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国务院发布了一份用于指导当期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主要工作的纲要性文件(2015年11月29日),其内涵十分丰富。文件提出的脱贫攻坚基本目标是,五年时间内(至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衣食住行有保障,并且义务教育、医疗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实现贫困地区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至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实现我国贫困地区群众全部脱贫。经历了20多年的扶贫开发建设后,国家和各地政府采取的扶贫政策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6 85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至3.1%。全国农村贫困检测结果显示, 2013至2017五年时间里,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4%,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但是不可忽略的是,随着扶贫开发的程度逐渐加深,除了优势已经明朗,其弊端也开始显现,部分地区出现了返贫多发现象。以河南为例,河南是人口大省,贫困人口占的比重也较大,目前,河南返贫贫困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总数的48%。几近过半的返贫率,不得不重视起来。截至2017年8月,全国返贫贫困户达到了553万户、734万人。截至2017年末,全国的贫困人口还有4 000万左右,我国扶贫开发绩效显示,贫困地区人口数量减少的边际效应呈现递减趋势。这表明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逐渐深入,扶贫政策取得效果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小。脱贫工作步履维艰,同时脱贫人口的返贫问题接踵而至,成为了更加棘手的问题,它严重的阻碍了精准扶贫的工作成果以及妨碍了扶贫工作的顺利实施。返贫问题已经成为贫困地区实现致富奔小康道路上的严重阻碍,如何阻止贫困人口返贫以及实现可持续脱贫,成为当今时代国家亟需研究的重大难题。

1 文献综述

国内众多学者对返贫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研究,研究内容上基本上集中在返贫成因以返贫治理方面。笔者根据以下两个角度进行总结:

第一,关于返贫成因的研究,王刚,贺立龙(2017年)通过对返贫成因的研究,认为导致农村家庭返贫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劳动力数量及健康状况、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等与返贫有相关性,因病返贫也是一主要成因;杨路耀(2017年)、程玺(2017年)、林闽钢(2016)认为因病返贫是众多返贫原因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农村居民贫困的主因;

第二,关于返贫治理方面的研究,张鹏飞(2017年)认为返贫治理应该集中在機制建设,因此应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建立建全返贫管理机制、切实完善产业扶贫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以及激活群众内生动力机制;何华征等(2017年)对贫困的阻断机制进行研究,对如何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以及提升农村居民自身发展能力提出可行性建议,认为通过机制变革、文化建设、金融扶贫等方式可以阻止农村脱贫人口返贫;郑瑞强等(2016年)研究推进脱贫人口未来发展的帮扶策略:实施精准扶贫,推进精准扶贫;利用区域特色资源,创新新型扶贫模式。

综上所述,国内众多学者对于返贫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众多的成果,但是这些结果仍然是局限在返贫发生后进行治理的层面上,有点“亡羊补牢”的意味,但是对于贫困治理来说,不能只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更好的解决方式是从源头治理以及针对返贫原因实行彻底的解决办法,可持续脱贫聚焦于解决发展性贫困问题,彻底消除贫困人口面临的致贫因素,使其持有资本持续稳定增长,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极大增强,经济收入稳步提高,逐步远离贫困线,最终实现贫困向致富奔小康的阶级性跨越。因此可持续脱贫成为了当下我们所应该采取的扶贫模式。本文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提升,可行性的提出了助推可持续脱贫的政策及建议。

2 可持续脱贫的内涵

可持续是一种重视长期发展的经济理念。可持续脱贫对于我国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性意义。当暂时性脱贫、救济式扶贫等返贫现象频发的时候,我们所做的精准扶贫政策,所付出的所有努力,都只能弥补一时的缺陷,只能给贫困地区带来一时的希望,但是随后而来的仍然是无法逃脱的困境和继续贫困,因此,为了保护精准扶贫后的工作成效,我们势必需要建立更加健全的政策和法规来完善这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建构完整的政治体系来帮扶贫困地区与人民。可持续脱贫战略措施有利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从局部性利益转向整体性利益;有利于维护社会和经济之间有限资源的良性循环,促使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能够持续、高效的进行。对于可持续脱贫的内涵,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1 发展的观念

发展观是一种战略性、纲要性的理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以发展为基础,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要用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根据新的扶贫现状,采取新的政策与措施,实行新的监督与考核体系。国家所采取的一切扶贫开发政策措施,必须建立在生态健康可持续、经济增长可持续以及人民自身能力发展可持续的基础之上,

2.2 自然环境的观念

消除贫困是一项任务艰巨而且历时长久的事情,因此不能追求一时的巨大利益而做出伤害环境的不理智行为。杜绝不合理利用与开发现象,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经济持续增长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是无限的,但是环境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这时就需要经济与环境相协调:在环境得到保护的前提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推进经济的发展

3 实现可持续脱贫的政策及建议

3.1 以人为本的战略目标是可持续脱贫的基本原则

物质因素并不能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知识因素才是重要的指标,这就需要国家将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放在人的身上。以人为本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基本原则,十九大报告指出,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精准扶贫要具体到村、到户、到人,完善建档立卡制度,不错过每一个处于贫困生活中的人,不放弃每一个人的利益需求,要让全部贫困人口都能脱离贫困生活,实现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3.2 组织结构与制度创新是可持续脱贫的根本途径

脱贫攻坚政策实施以来,各贫困地区当地政府分别成立了负责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专向调查小组,这种做法对于我国初期大规模开展扶贫工作具有良好的影响,但是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逐渐深入,这种管理方式逐渐显现出严重的缺陷,从宏观上治理已经不再适合国内贫困现状的局势,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可持续性的脱贫,应进行组织机构和制度方面的创新和改革,一是以金融支持方式鼓励和支持个体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建议贫困群众自行建立与扶贫开发相关的经济组织,二是建立市级、县级、村级扶贫组织,各组织机构之间应当建立具体的联系渠道,互帮互助,有助于扶贫信息的交流与了解,从而更方便地进行扶贫工作。

3.3 建立、健全、完善返贫预警机制是可持续脱贫的重要措施

为防范脱贫户因重大变故返贫,建立健全返贫预警机制,一是对脱贫人口实施脱贫后继续扶持的优化政策,规定贫困人口脱贫后,在脱贫攻坚期内原有的各项扶贫政策保持支持力度不减。二是坚持定期走访,扶贫开发工作人员定期在贫困地区县、乡、村进行贫困访问工作,及时发现返贫隐患并进行治理。

3.4 坚持扶贫与扶智、扶技、扶业“四位一体”是可持续脱贫的重要途径

一是坚持把教育当做防范返贫的根本性原则,扶贫先扶教,教育是阻止贫困代际之间传递的根本之策,是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二是坚持把科技作为可持续脱贫的重要手段,科学与技术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脱贫攻坚的进程离不开科学与技术的支持。三是坚持把产业扶贫当做阻止返贫的基础。产业扶贫是在贫困地区进行开发式建设,集中优势,优先建设发展当地特色产业,逐渐提升贫困地区居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结束语

实践和理论的创新是没有界限的。我们只有在理论和实践上紧跟大时代发展的趋势,推进制度、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贫困问题是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根源性问题,因此我们要始终把扶贫开发贫困地区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确保农村经济社会优先发展。农村贫困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的问题,这是国家必须要解决的严峻问题,贫困是一切罪恶、愚昧的根源之一,因此,国家要想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扶贫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和鲜明的地理特征,因此简单的套用任何一种精准扶贫理论,都难以实现我国新时期扶贫开发的目标。在如此严峻的扶贫背景下,我们只有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与优化,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解决返贫问题的新途径,才可以加速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王刚,贺立龙.返贫成因的精准识别及治理对策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7(08):37-38.

[2]张鹏飞.关于返贫防控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7(33):128-129.

[3]吴晓俊.中国农村返貧困境分析与可持续扶贫探索[J].求实,2010(06):92-95.

[4]范和生.返贫预警机制构建探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01):57-63.

[5]杨路耀,贺清明.关于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原因探讨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4):166-167.

[6]程玺.精准破解我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17(08):22-24.

推荐访问:脱贫 可持续 对策 人口
上一篇:攻坚医改难题,,勇担发展重任
下一篇:陕西电视栏目,《秦之声》助力脱贫攻坚

Copyright @ 2009 - 2024 优泰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泰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9201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