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变迁的忠实记录

来源:谈话记录 发布时间:2022-12-25 10:50:04 点击:

摘要《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图书馆事业》系统地反映了20世纪中国图书馆的发展面貌,重点叙述了改革开放30年来图书馆的变化,用发展的眼光评论了图书馆工作与技术的进步。全书史料丰富、脉络清楚,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20世纪图书馆 中国图书馆 图书馆史

北京大学张树华、张久珍编著的《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图书馆事业》一书问世了,这部为业界关注的专业历史著述,受到读者的欢迎是非常自然的。

新世纪已经陪着我们走了一段路程了,但是,人们对上一世纪的留恋总是表现出一种难以割舍的亲切感。对于中国图书馆事业而言,20世纪不仅是它的培育、成长和壮大的历史进程,也是它经历两个不同社会制度下发展和完善体系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在百年变迁中,经历了由一个近代图书馆形态转为现代图书馆形态的艰难洗礼。中国近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几乎与近现代的历史是同步的,图书馆的重大事件往往都可以从中找到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轨迹。丰富、艰辛,为全行业几十万从业者亲身体会,所以,人们关注和重视这百年历史的总结,张树华等老师的著述正是在这个时间上和这个问题上满足了人们的期待。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变革进程。那是因为,人类千百年来,虽然不断地在自然领域、社会领域做出惊天动地的革命与创新,直接推动社会生产的飞跃、生活的变革和观念的更新,有力地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可是,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长期积累,也是人类社会变化的积极成果。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只有到了20世纪,社会生产的质和量才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社会财富的创造才迈进一个新的等级,社会文明的进步才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这些成果都是前人难以想象的,只要举出我们这个世界已经进入到信息社会这个标志性的事件就可以说明了。当然,人类社会还有问题种种,20世纪还不是人们的乐园,但是,人类在过去百年的经历和创造,是超越前代的。

正是因为20世纪是一个不平凡的世纪,那么,成长、壮大以及发展成一个影响巨大的社会事业——近现代图书馆,正是20世纪百年的成就与力量之所在。我们知道,作为文献积累与传播的重要阵地,古代称之为藏书楼,近代以后才称之为图书馆。一个封闭的、不开放的独立藏书体系,其社会影响是有限的。只有到了近代成立了图书馆,藏书才成为公共的社会的财富,阅读才成为公众的社会权利。那么,它的社会作用就扩大了。相对来说,利用网络系统是整个社会的公共权利,信息资源也成为全社会共同利用的资源,图书馆的这种充分开放、平等、不限时空和个性化的服务,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现代图书馆。可以想见,这些都是在近百年走过来的历史进程。正如《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开篇中所说的:“20世纪是中国图书馆事业迅速发展的一百年,尽管中间经历过一些挫折,甚至是灾难,但是从总的发展趋势看,图书馆事业是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壮大的。”这种认识和判断是准确的。那么,我们回顾与总结这一百年历史,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历史发展是曲折的,20世纪初年至20世纪中叶这50年间,大致经历了这些事件:晚清图书馆酝酿、民国初年公共图书馆建立和图书馆章程的颁布、五四运动对图书馆的推动、新图书馆运动,20世纪30年代,中国图书馆进入到第一个发展高潮,到了抗日战争,图书馆发展就基本停顿了。这是中国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时期。张树华教授在处理1900—1949年这段历史时,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叙说。中国近代图书馆的萌芽和创始、辛亥革命后我国图书馆事业、五四运动后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大发展、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图书馆状况。这样的划分从时间上是有序的,从内容上也可根据该时期的重点加以展开,如抗日战争时期,图书馆状况侧重介绍我国各地图书馆遭受日本侵略者的破坏而造成的惨重损失,这就是真实的历史。客观的记述给我们一个沉重的记忆,也是历史研究的责任,这是一。张树华教授在叙述个体图书馆发展时,能从历史的背景和影响进行评价。如介绍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时,指出当时(1898)创办的意图是办成“新型的官学藏书”,但是到了1902年,张百熙等正式接办时,由于时局的变化,也可能是观念的演进,正式创办的藏书楼和制定的章程,就已经使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具备“广天下风气”的示范作用了。而且大学堂藏书楼也为以后的大学图书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们觉得这种评论是客观的,这是二。该书在论述20世纪上半叶图书馆发展的内容方面,把重要的篇幅放在图书馆学教育与图书馆学研究上。图书馆的发展历史悠久,但是,中国古代把典籍搜求、版本鉴别、目录编制、文献传承等工作称之为“术”,而未称之为“学”。中国近代图书馆发展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西方图书馆的传入,并逐步与中国图书馆工作与技术结合起来。这样就逐步形成了中国的近代图书馆事业。张树华教授介绍了西方图书馆学的传人,同时也评价了学界的领军人物杜定友、刘国钧、沈祖荣、李小缘、韦棣华等人的学术贡献和图书馆业绩,也介绍了他们对图书馆教育的贡献。此外,还介绍了1910年代到1940年代全国图书馆学期刊的类型和内容等。这样,就为我们认识20世纪上半叶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材料,这是三。我们觉得,这本著述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当时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并分析当时事件的内容和特点。这样,就能够给读者启发和教育,这是该书成功之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图书馆事业迈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后半叶,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历史经历了由近代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过渡的革命性变革。50多年的历程是不平坦的,我们的事业有高潮也有低谷,但总是向前的。进入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以公共服务为标志,利用互联网络,走上信息高速公路,网络信息资源全民共享,并以建立数字图书馆为目标,加快图书馆工作的变革,这就使得中国图书馆和世界各国图书馆融为一体,共同成为全球资源共享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这段历史时期的叙说,张树华教授在《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图书馆事业》一书中,用了约四分之三的篇幅。这种独具匠心的安排,充分说明了作者对这段历史的重视。

该书是这样客观地纪录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的:

首先,系统地反映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图书馆发展面貌。该书以时间为序,分别叙述了20世纪50至60年代图书馆的发展状况,着重分析了新中国图书馆建立过程中,关于图书馆方针和政策、工会图书馆的建立、图书馆分类编目的改革、图书馆的协作与协调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图书馆大跃进问题,60年代图书馆在文革期间的状况与问题。在这些问题上,对当时图书馆工作不尊重客观规律、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才等表现,作者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与此同时,作者也客观

地介绍当时图书馆工作的发展。如该书第lO章介绍图书馆读者工作时,为读者说明了读者服务工作有三个发展阶段: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复合型图书馆服务方式和变革、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观念和服务特点。这就给读者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我们认为这种写法是可取的。

其次,重点叙述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变化,这个问题不仅是百年图书馆发展的重点,也是百年图书馆发展的难点。作者把这个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是具有时代特点的。

该书注意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如对于当今的一些图书馆如何走上现代图书馆道路的这个问题,书中一般都介绍他们上世纪80年代以后工作改革的成果,介绍这些图书馆现代化的措施和办法,这就给人一个逐步演进的、逐步提高的印象。如叙述北京图书馆作为国家图书馆的发展过程,特别突出它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工作。对于高等学校图书馆,书中分析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等,介绍了它们进行图书馆建设的措施和步骤。同时,书中还介绍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大中型图书馆建设现代图书馆的进展。这给我们了解全中国图书馆的发展一个清晰轮廓。其次,作者在论述现代图书馆的建设时,既分析图书馆建设中理念的变化、规章制度的建立、人才的培养与训练,也说明图书馆藏书布局、图书馆网络建设、图书馆技术装备和数字图书馆的状况,这就使读者大致了解了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水平和规模。最后,书中还讨论了目前欠发展地区图书馆事业的问题。这实际上呈现出一个当前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状况的图景。这样的写法实际上告诉读者,要面对发展的不平衡性,要充分认识我国图书馆发展是长期性的问题。

第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图书馆工作与技术的进步。图书馆工作与技术的进步是漫长的,图书整理加工过程经历过手工操作、半机械加工、集中编目、在版编目等一步步的发展。图书阅览流通过程也经过馆内阅览、半开架借阅、全开架借阅,以至采用网络借阅等方式。这些都是逐步完善与发展的。与工作和技术方法相联系的,还有工作的组织与分工、工作规程与质量评定,以及图书馆管理理念与管理系统等。我们谈到的这些过程,和现代图书馆工作实际上是有区别的,却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作者在选取说明问题的材料时,很注意运用典型事例来介绍图书馆的发展。如第7章介绍首都图书馆的读者服务特色时,有针对性地叙述了服务理念的变化和读者工作的特色。第9章介绍中国地质图书馆的专题特色数据库给读者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以上,就《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图书馆事业》一书的特点作了一些分析,这只是一些粗浅看法。就现代图书馆而言,对我们这些人来说其实是一个新课题,有些问题是要学习和继续探讨的。张树华教授长期从事图书馆学教学和研究,特别是近年来以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调查北京地区各类型图书馆,编写了《北京各类型图书馆志》,同时,上溯近百年中国图书馆发展历史,编写了《中国图书馆百年纪事》。现在,又把注意力放在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变化研究上,最终写成了近百年来我国图书馆发展的历史著述。史料丰富,条理清晰,既有丰富的历史感,也有最新的典型材料。我认为,这项工作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因为它使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图书馆是怎样走过来的,其中经历过怎样的成功之处,有过哪些错误的做法,今后的发展可借鉴的是什么。应该说,以史为鉴,就是说回顾过去,认识昨天,都是为了光辉的明天。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感谢作者的辛勤劳动。当然,我们要认识到近百年的中国图书馆事业,还是有不少问题可以继续讨论与研究的。如近代中国图书馆为什么没有与西方图书馆同步发展,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我在这里不是苛求于作者,而是希望我们的研究在新的起点上有更好的发展。

推荐访问:变迁 忠实 记录
上一篇:西部数据新一代的技术:MAMR辅助磁记录
下一篇:临床输血资料记录的质量管理

Copyright @ 2009 - 2024 优泰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泰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9201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