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分类种次索书号的设计

来源: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23-01-11 08:05:04 点击:

[摘 要]以公式化索书号的形式来设计分类种次索书号,可以规范图书文献资料的藏书、排架和目录组织。公式中规定了种次号、附加区分号的符号、表示方法及位置,以此设计出的索书号符号简单易懂,更显公式化、系统化、专业化及科学化的特点,是现代化图书馆取放图书文献资料比较完整的识别符号。

[关键词]公式化;分类;索书号;设计

[中图分类号]G254.1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10)04-0057-03

众所周知,索书号设计得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一个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料的集中、排架、目录组织、文献资料的检索和利用。因此,对索书号的设计就要有一定的特殊要求,一是设计的索书号要有科学性;二是采用的符号要简单;三是要有容纳性,即所有的图书文献资料一般都能在设计的符号范围内清楚表示;四是索书号中使用的符号要能与计算机系统著录软件匹配使用。

1 索书号的设计

分类种次索书号是由分类号+种次号+附加区分号三部分组成[1]。分类号是代表一书的类别号[2];种次号是代表同类书中不同种的图书文献资料到馆的先后顺序号[3];附加区分号,又称辅助区分号,主要有版本号、版次号、卷(册)号、附著号、年代号及文献类型号等。

1.1

标识符号

—/

种次号、卷(册)号

∶版本号

=版次号

.附著号

-分卷(册)号

()年代号、合订本卷号、分卷(册)号

~卷(册)起止号

、缺卷分隔号

1.2 索书号公式

1.2.1

分类种次索书号公式:

分类号种次号:版本号=版次号•附著号/卷号-分卷号-分册号

1.2.2

以年代出版的图书文献资料(年鉴、期刊)的分类种次索书号公式:

分类号种次号:版本号=版次号•附著号/(年代)卷号-分卷号-分册号

注:附著号标在该原著的书次号或附加区分号之后位,索书号公式1.2.1和1.2.2中,附著号所在的标位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合订本期刊,用公式1.2.2时,卷号、分卷号、分册号加“()”标识符号。

2 索书号的表示方法

2.1

标识格式

2.1.1

分类号:分类号标在书标的第一行。如图1所示。

2.1.2

种次号:种次号标在书标的第二行。如图2所示。

I247.4←分类号

图1 书标1

125←种次号

图2 书标2

2.1.3 附加区分号:附加区分号标在书标的第二行和第三行。如图3所示。

2.2

完整的索书号

如图4所示。

=4:12←版次和版本号←卷号图3 书标3I247.41252←分类号←种次号←卷号图4 书标4

3 附加区分号的表示方法及位置

3.1

版本号

版本号标在索书号中的第二行。接标在种次号的后面,用“∶”和数序号表示。具体标法是在书次号后加标版本号“∶”表示,后依次取1、2、3……为版本数序区分号。

例1:列宁选集:4卷/(苏)列宁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2版。精装,其索书号为:A211∶1=2/1~4。

例2:陈毅传/王云著,精装,其索书号为:K827.7120∶1。

3.2

版次号

版次号标在索书号中的第二行,用前置符号双横“=”和数序号表示。并规定:第一版(初版)、第二版、第三版……用阿拉伯数字1、2、3……表示;再版和新一版用2表示。其中规定第一版和初一版在索书号中不标注。

例1:《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一版,种次号取51号,其索书号为:G254.1251。

例2:《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二版,种次号取51号,其索书号为:G254.1251=2。

例3:《宪法学学习指导书》第三版,种次号取3号,其索书号为:D911.013=3。

3.3

附著号

3.3.1

附著号是为某一著者之原著而编撰的增、补、附、节、选、注、释、图表、目录、索引、习题、解答等(A类和I类中的文学评论与研究除外),应与原著组织在一起,用同一书次号。

3.3.2

附著号接标在书次号或版本号、或版次号卷册号等之后加“•”表示 。并依次取1、2、3……为附著数序区分号。

例1:高等数学/樊映川编,种次号为120号,其索书号为:O13120。

高等数学习题集/上海同济编,种次号为120号,其索书号为:O13120•1。

例2: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二版/该书编辑委员会编。精装本,种次号取51号。其索书号为:G254.1251∶1=2 。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二版:索引/该书编辑委员会编。种次号取51号,其索书号为:G254.1251∶1=2•1。

例3:陈毅传/王云著,精装,其索书号为:K827.7120∶1。

陈毅传:汉译英/王云著,其索书号为:K827.7120∶1•1。

例3:陈毅传:汉译英/王云著,精装第二版,其索书号为:K827.7120∶1•1=2。

例4:三十年来阶级和阶级斗争论文选集.第二集:上下册/……种次号取25。其索书号为:D0-5325/2-1~2。

三十年来阶级和阶级斗争论文选集.第二集,附册……其索书号为:D0-5325/2-1~2•1或D0-5325/2•1。

3.4

卷号

卷号包括整卷号、分卷号、分卷中又有分册号等。卷号标在索书号中的第三行。

3.4.1

整卷号:用“— /”表示。

3.4.2

分卷号和分册号(分卷中又有分册):用“-”表示。并规定:上下卷(册);上中下卷(册);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1卷、第2卷、第3卷……;Ⅰ、Ⅱ、Ⅲ卷册;第一分册、第二分册、第三分册……;初、高、中级(隐形卷册号)等多卷(册)书用1、2、3……表示分卷(册)数序号。

例1:《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上下册,精装。取种次号为8号。其索书号分别为:G648∶1/1,G648∶1/2。

例2:《梅花》全套两卷,每卷又分成两分册的近代中长篇小说。初版。种次号120号。其索书号分别为:

第一卷:I246.5120/1-1(第一分册),

I246.5120/1-2(第二分册);

第二卷:I246.5120/2-1(第一分册),

I246.5120/2-2(第二分册)。

例3:《海石》全套分上下卷,每卷又分上中下分卷,每分卷又分1、2分册。初版。现代章回小说。种次号取210号。其索书号分别为:

第一卷第一分卷:

I247.4120/1-1-1(第1分册),

I247.4120/1-1-2(第2分册);

第一卷第二分卷:

I247.4210/1-2-1(第1分册),

I247.4210/1-2-2(第2分册);

第一卷第三分卷:

I247.4210/1-3-1(第1分册),

I247.4210/1-3-2(第2分册);

第二卷第一分卷:

I247.4210/2-1-1(第1分册),

I247.4210/2-1-2(第2分册);

第二卷第二分卷:

I247.4210/2-2-1(第1分册),

I247.4210/2-2-2(第2分册);

第二卷第三分卷:

I247.4210/2-3-1(第1分册),

I247.4120/2-3-2(第2分册)。

例4:《机械设计手册》,第二版精装。全套分为上中下册,其中上册分为1、2分册。种次号取15号。其索书号分别为:

上册:TH122-6215∶1=2/1-1(第1分册),

TH122-6215∶1=2/1-2(第2分册);

中册:TH122-6215∶1=2/2;

下册:TH122-6215∶1=2/3。

3.4.3

年代号、合订本卷号用“( )”表示。

例1:《北京大学学报》季刊。文史哲版。2002年第1期。取种次号为25号其索书号为:C03125/(02)1。

例2:《半月谈》月刊。每期刊分月刊上下(每月2册),1998年第1期。取种次号为28号,其索书号分别为:D528/(98)1-1,D528/(98)1-2。

例3:《中国青年》月刊。1996年12期,合订成两本(每本6期)。取种次号为26号,其索书号分别为:D2926/(96)(1~6),D2926/(96)(7~12)。

3.5

卷(册)起止号

卷(册)起止号用“~”表示。一般标在索书号的第三行。如:A13/1~4。

3.6

缺卷(册)分隔号

缺卷(册)分隔号用 “、”表示。一般标在索书号第三行。如:TG428/1、3。

3.7

附注规定

3.7.1

未注明卷(册)次的同类或同种的多卷(册)图书文献资料。

3.7.2

同类丛书。

3.7.3

未注明卷(册)的同类同著者的多卷书。

3.7.4

文献题名中的隐藏卷号。

以上四种情况视同多卷书处理。为了集中馆藏同类同种图书文献资料,对未注明(隐形)卷(册)次的资料,各馆可根据具体情况拟定卷号,并标在书名页上,作为标引的依据。

例1:《经济管理丛书》全套共10册,种次号取102号,其索书号分别为:F27102/1,F27102/2,F27102/3……

例2:《家》《春》《秋》,巴金著,种次号取80号,其索书号分别为:I246.580/1,I246.580/2,I246.580/3。

例3:《初级电焊工技术》《中级电焊工技术》《高级电焊工技术》全套3册,初、中、高各卷册对应拟定为1、2、3为卷号,种次号取27号,其索书号分别为:TG427/1,TG427/2,TG427/3。

说明:如藏书量小,也可以不作本条规定,见书取号,但种次号位数增大,该集中的图书文献资料有可能就分散了。

4 结 论

本文谈及的“分类种次索书号的设计”是笔者自1992年起就开始构思、设计的,1993年已应用到我院图书馆的整个馆藏体系当中,包括分类标引、藏书、排架、馆藏索书和目录组织建设等。经过18年馆藏藏书和馆藏检索的验证,体现了我馆运用分类种次索书号的科学性,其符号简单易懂,并且所有的图书文献资料都能在设计的符号范围内清楚表示。在使用过程中,读者从检索到的文献资料索书号上就能了解该文献资料的版次、装帧、正附册、单卷、多卷册或文献类型代码等信息。在具体的编目、标引工作中,使用顺序取附加区分号的操作简单,没有难标引或不能表示的情况。在进行馆藏排架时,每种文献资料的架位层次清楚,易于读者查找。我馆运用的分类种次索书号这套方法自使用至今已达15年有余,提高了我馆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在我院图书馆的工作中更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图书分类》编写组.图书分类[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

[2]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

[3] 白国应.文献分类[M].北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1989.

[收稿时间]2009-12-16

推荐访问:索书号 设计 分类
上一篇: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设计
下一篇:测井数据预处理与成图软件的设计

Copyright @ 2009 - 2024 优泰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泰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9201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