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义”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1-19 10:05:03 点击:

内容摘要:《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反映封建社会政治生活的优秀长篇历史小说,书中所涉及的“忠义”观相当复杂,表现忠义的地方也很多。“桃园结义”成为全书的开端,从而确定了人物的关系和全书内容的重点。

关键词:义 关羽 忠义 道德 精神 文化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反映封建社会政治生活的优秀长篇历史小说,书中所涉及的“忠义”观相当复杂,表现忠义的地方也很多。小说的第一回,就以“宴桃园豪杰三结义”作为开篇,安排了作品的主要正面人物刘、关、张的出场。正式拉开了忠义主题的序幕。

关羽的忠义形象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崇敬,并受到封建统治阶级尊崇、神化,甚至各民族的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忠、义、勇的化身,尊为天上的神灵。关羽忠义形象的雏形在民间艺术中早已出现,在宋元时期的许多作品中被不断完善。宋代张耒《明道杂志》载:“京师有富家子,少孤专财,群无赖百方诱导之。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颇为之泣下,嘱弄者且缓之。”可见,民间艺术皮影戏中的“关公为忠义殉难”感人之深。《三国演义纵横谈·元代的三国戏》提及关羽忠义的戏有《关云长古城聚义》、《关云长千里独行》、《刘关张桃园结义》。在元刊《三国志平话》中有“桃园结义”、“关公付印封金”的内容。 关羽忠义形象在《三国演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塑造。在陈寿的《三国志》和其他史书中均无“刘、关、张桃园结义”的记述。而在元杂剧中虚构了“桃园结义”之事,不过杂剧中所描写的结义故事,只停留在“祸福同当”、“英雄识英雄相见恨晚”的基础上,思想境界显得不高。

忠义思想是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组观念,是数千年封建社会中人们立身行事的根本,是思想道德行为的准则。忠、义这两个概念有一般内涵和特定内涵两个方面。从一般的涵义说,忠是指对别人尽心竭力,如“为人谋而不忠乎”;义指的是合理的,如“信近於义”。从特定的内涵说,忠就是对君王尽心竭力,对君王绝对服从;义,是指对别人,尤其是对朋友讲究信用,永不变心。关羽这一人物形象的形成,曾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漫长过程,因而获得了历久不衰的生命力。在他身上,融聚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传统道德观念和精神,反映了古代人民独特的审美意识。关羽的忠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突出桃园之义;二是强调个人道德品质修养。关羽信守桃园之义,书中主要是通过他和刘备、曹操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来体现的,这就是“关羽降曹”至“古城聚义”这几回的内容。关羽降曹历史上确有其事,《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说明关羽曾被曹操活捉过。到了《三国志平话》,关羽降曹就有了具体情节。先是关羽被困于一孤山,再是张辽劝降,在“关公自小读书,看《春秋左氏传》,曾应贤良举……曹公爱之”的美言下,关羽提出降汉不降曹等三个条件。这就要说明他不是被打败活捉的,而是暂时栖身。但是关羽这样的英雄主动投降毕竟脸上无光,他投降的原因也不太明确,缺乏说服力。于是在《三国演义》中,演变成关羽真正为义而降:张辽先去说降关羽立即以义拒之:“吾今虽处绝地,视死如归”,“吾仗忠义而死”,态度异常鲜明。张辽则抓住关羽“义气深厚”的特点,针锋相对地摆出战死而造成的三大不义:一是“当初刘使君与兄结义之时,誓同生死”,而今欲死,必背当年之誓;二是“今战死,二夫人无所依托”,“兄负却使君倚托之重”;三是“不思期共使君匡扶汉室,拯救生灵”。如此看来,拼命而死是有负于刘备的,为大不义,不死才能与刘备共同实现桃园之誓,才是大义,而要不死,只能投降。但是关羽是一个英雄怎能轻易投降呢?于是关羽理直气壮提出三个条件:“降汉不降曹”;养赡二位嫂嫂;“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总之,是有条件的投降。

关羽的义的内涵式如此丰富,是历史上忠义的理想化的完美典型。致使这一人物在历史上同时受到统治阶级和广大群众的赞扬。一方面,他被封建统治者一再推崇、进爵封庙。同时中下层知识分子也向往关于与刘备“君臣加兄弟”的关系。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崇尚他的重义品质。关羽这一人物,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独具特色的一个辉煌的艺术典型。

(作者介绍:庄平,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教师)

推荐访问:浅谈 演义 关羽
上一篇:《三国》人物类型化特征及其原因刍议
下一篇:《三国演义》中的兵家权变管理思想探析

Copyright @ 2009 - 2024 优泰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泰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9201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