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特征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1-17 20:15:02 点击: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新增设的一门课程。目前,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中客观上存在着教学进度不齐、教学重点不明确、教学内容过于庞杂等问题。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准确把握其作为一门政治课的性质、作为一门理论课的特点,并且宜遵循“宜粗不宜细”的基本讲授原则。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政治课理论课讲授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08)09-0055-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新增设的一门课程,已经进入全面的教学实施中。如何讲授好“纲要”课,使这门课程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和社会条件下充分发挥它在青年大学生成长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养青年大学生形成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正确的历史观,成为摆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的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为此,在认真学习、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进度不齐、教学重点不明确、教学内容过于庞杂等问题,不断深入思考和研究“纲要”课的性质、特点以及基本讲授原则就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一、准确把握“纲要”作为一门政治课的性质

一门课程的设置和开设,首先必须要准确把握它的课程性质,这一点是“纲”,统领着整个教学过程,也是决定教学能否达到课程设置预期目标的最主要因素。

从课程的名称和内容上看,“纲要”是一门历史课程,主要讲授鸦片战争以来至今16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但若以此为依据,认为“纲要”课从属于历史学的学科教学体系,那就是一种误解。判断一门课程的性质,基本的依据并不是其名称或教学内容,而是该课程所试图达到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纲要”是一门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学体系的政治课。

作为一门马克思主义政治课,“纲要”的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三个选择”,即中宣部和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所指出的,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讲授,“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如果与“98方案”教学体系中与“纲要”课重合面比较大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相比,“纲要”课教学的具体过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不是从概念出发,用概念去解释和统领中国近现代史,而是从中国近现代史发展演进的历史脉络出发,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概念和带有普遍性的结论。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尽管教学的具体过程发生了改变,但这里的教学目的并没有改变。因此,和“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一样,“纲要”同样是一门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

准确把握“纲要”作为一门政治课的性质对于处理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近现代史是跨度大,融政治史、社会史、思想文化史、经济史于一体的一段极其复杂的历史,那么在教学中应该着重讲授和强调的是哪些方面的内容呢?从课程的性质来说,毫无疑问,着重点是中国近现代的政治史,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的形成、发展和瓦解以及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关于中国出路和未来发展道路的不同设计之间的斗争。当然,突出强调政治史并不是要忽视或淡化社会史、思想文化史和经济史的重要性,但如果把中国近现代史中政治发展的主线淹没在经济史、社会史、思想文化史等其他方面中,那么就无法凸显“纲要”作为一门政治课的性质,也就无法把“纲要”与大学历史专业中的中国近代现代史课和高中阶段的中国近代现代史课区别开来。准确把握“纲要”作为一门政治课的性质,其实也是一个正确处理这一课程教学中的思想性和知识性关系的问题。“纲要”课的教学不是单纯知识性的教学,即把近现代史上的重大问题、重大事件、重大人物搞得清清楚楚,成一家之言,而是侧重于思想的提炼。构成这一思想的主题则是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性选择,这一点是整个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最高政治结论,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首先明确和始终注意贯彻的一个基本思想”。这也就是说,“纲要”课的讲授必须要以思想性为主、知识性为辅,否则就将把“纲要”课的教学主旨淹没在一大堆的历史知识性细节的讲述之中,无法达到它以史为鉴、咨政育人的目的。

二、准确把握“纲要”作为一门理论课的特点

作为一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说“政治”一词突出的是该课程的性质,那么,“理论”一词突出的则是该课程在内容方面的特点。因此,在具体教学实施中把握住“纲要”的政治课性质的同时,还必须准确地把握“纲要”作为一门理论课的特点。

作为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纲要”课在课程内容方面最主要的特点是通过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讲授,阐述一个基本的理论认识,即由于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在脱离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轨道后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社会形态之中,这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特殊历史逻辑,其中最主要的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中国革命与社会发展表明,没有马克思主义是不行的,中国社会不可能在任何其他的理论指导下探索到自己的出路;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的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又表明,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社会意识所具有的一般思想规定性必须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特殊历史规定性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样,“纲要”课中其实就贯穿了两个基本的理论命题,即没有马克思主义不行和马克思主义必须要中国化。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都在支撑和回答着这两个理论命题,这也是体现在“纲要”课中的理论主线。在教学中构画出这条理论主线,能够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160多年的发展历程形成连续性的系统理解,和高中阶段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相比,能够把认识进一步提升到理论的层次上来。此外,还可以与新增设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保持课程内容的衔接性和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理论成果的教学展开,进而还可以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内容相衔接,体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

强调把握“纲要”作为理论课的特点以及渗透在其中的理论主线,对于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同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历史常常是跳跃式的和曲折地前进的,如果必须处处跟随着它,那就势必不仅会注意许多无关紧要的材料,而且也会常常打断思想进程”。但是,强调认识“纲要”作为一门理论课的重要性,并不是说就可

以抛开历史,单刀直入,用理论概念来直接阐述理论观点,而必须把“纲要”中的理论与历史密切结合在一起,用历史去阐述理论,用理论去统率历史,亦即人们常说的“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样,理论命题的出现就作为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而历史的发展则体现为一个有意识的理论过程。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中对100年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科学总结所展现出来的历史和理论的高度统一,对如何学习、研究和讲授中国近现代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因此,在“纲要”课的具体教学中,必须深刻把握其理论课的特点,把理论与历史融合在一起。在对历史的讲授中渗透出理论意识,在对理论命题的讲授中则体现出历史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把一门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展现在教学实践之中。

三、准确把握“纲要”课教学中“宜粗不宜细”的基本讲授原则

在明确了“纲要”政治课的性质和理论课的特点之后,也就能形成关于“纲要”课讲授中“宜粗不宜细”的基本原则。“宜粗不宜细”是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领导全党总结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时提出来的阐述和总结历史的一个原则。邓小平指出:“这个总结宜粗不宜细。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这一原则对于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以此作为讲授“纲要”课的基本原则也是合适的。

“宜粗不宜细”是对“粗”和“细”的辩证统一性认识。所谓“粗”,其实是在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线索和学习目的的认识中所构建起来的大视角。第一,对教材具体内容的讲授要有明确的主题感。新中国建立前,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独立和民主,能不能认识到这一主题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推动这一主题的实现,是决定近代以来中国一切社会阶级、政党的性质和关于中国出路种种设想是否具有合理性的根本性因素。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中唯一有能力认识清楚和实现这一主题的政党。新中国建立后,发展成为了中国的历史主题,为此新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在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曲折后走上了改革苏联模式的历史道路,并把改革的道路越拓越宽。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点”的问题,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红线。第二,对教材内容的讲授要有清晰的线索感。线索感是对问题发展的一种清晰认识,为此在对每一部分内容的讲授中必须提炼出相互关联的重要问题。比如,近代中国为什么不是一个像欧洲一样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民主主义为什么会陷入困境?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认识与实践、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以及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特殊关系、世界形势的发展与中国发展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有内在关联的重要问题形成一条线索本身就表明中国近现代史是一个有着自身发展规律的客观运动过程。第三,在讲授中要有强烈的现实感。对历史的发展来说,“最后的形式总是把过去的形式看成是向着自己发展的各个阶段”。也就是说,不存在抽象的纯粹的历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不仅仅是要了解或加深了解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中的一些重大事件,而是必须要引导学生“向前看”,从对历史的学习中感受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所起的思想指导作用、共产党所起的政治领导作用和社会主义所起的制度保障作用,从而牢牢确立起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由之路这一认识。对以上这些“粗”的问题认识清楚了,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框架也就呈现出来了。

“纲要”课的讲授之所以要“粗”,主要是因为:第一,近现代历史的跨度较大,重大的问题和重大的事件层出不穷,其中任何一个问题或事件都可以形成一个单独的研究领域。比如,鸦片战争史、太平天国运动史、五四运动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等,关于这些问题的史料浩如烟海,而且不断被发掘,同时人们对同一问题的认识分歧也很大,要在一门课中把所有问题和事件的来龙去脉都讲清楚,事实上是不可能的。第二,如果讲授中涉及的历史细节太繁琐、材料太细腻,容易使学生觉得课程过于枯燥,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来说,这一点尤其要注意。第三,如果讲授过细,把“纲要”课的政治和理论主线淹没在历史细节之中,把“纲要”课变成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专题研究,就无法达到它的以“三个选择”为主的教学目标。因此,“纲要”课的讲授只能粗,不能细,这是由这门课的课程性质和理论特点所决定的。但是,“宜粗不宜细”并不是说就不要细节,就可以不求甚解地天马行空了。相反,“宜粗不宜细”的讲授原则必须建立在教师本人对细节的充分了解和研究上。要体现出“宜粗不宜细”的讲授原则,从事“纲要”课教学的教师必须潜心于对中国近现代史中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理论问题的学习和研究。只有通过细致的学习和研究,才能在粗框架式的讲授中体现出细致的理论和历史修养,也才能做到“粗”中见“细”、“粗”而不漏,使“纲要”课成为一门融思想性与知识性、历史性与现实性于一体的受到青年大学生欢迎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纲要”课的设置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推动。

推荐访问:近现代史 纲要 中国 特征 把握
上一篇:重视阶段总结,培养高三学生探究性学习历史的能力
下一篇:五四运动发生发展的细节

Copyright @ 2009 - 2024 优泰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泰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9201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