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三历史备考的几点认识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1-17 19:30:04 点击:

摘要:研究新课改背景下高考命题思路、方式、规律,以便对高三历史教学提供应对思路、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新高考理念;新史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1-0265-01

1.要注重考情透视

近几年新课改命题特点、意图及发展趋势:

1.1 一个依据、两种观念、三大主角、四种倾向。即一个依据是:依托考纲,不循课本;两种观念:新史观、新课程观,三大主角:以能力为主、以新史观为主、以材料为主;四种倾向:知识边缘化、内容学术化、思维成人化、(近年有纠偏的倾向)角度多元化。

1.2 知识体系跳跃性和开放性增强:即由"古典"历史知识向重大历史问题转移。

1.3 材料的新颖性和可读性增强:试题基于新的材料情景做铺垫和延伸,力避"经院"色彩。

1.4 命题手法的巧妙程度增强:①以隐性方式的历史问题呈现现实问题②以小见大,切入主干知识③从学科特点巧妙切入④选择题迷惑程度加强。

1.5 坚定的课程标准方向:①从考察教科书向考查能力知识转变、②从重视考查问题的结论向重视考查问题的认识过程转变。

1.6 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评价增强:设计出一些具有多元、多解答案的题目和能力层次评分方法,学生作答时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7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表现形式和设问方式:材料呈现形式多元化:①文字型、数据型、图片型、图表型等②设问结构:提炼观点类、分析比较类、评价认知类等。

近年高考选材的透视:《历史教育价值论》齐健、赵亚夫等著;《历史知识新视野新知识》杨宁一主编;《全球史通》斯塔夫里阿诺斯著;《中国史大纲》钱穆;《欧洲文明十五讲》陈乐民主编等。

2.要深化教学研究

首先找规律:善于总结形成规律,知识呈现的规律,命题角度的规律 ,学生思维规律。以及研究教材怎么讲、高考怎么考、学生怎么想,力争渗透到教学日常环节中。

例如要研究考试大纲"不变的"是什么?为什么不变?"变化"的是?为什么要"变"?如何在实践中贯彻教学大纲精神。

不变的是:新高考的理念(说明:由传统的命题强调对知识点的识记向新的命题强调对知识点的理解即以知识基础为平台、以能力为方向的命题导向;以新的历史学理论和研究范式为指导,追求新情景的创设;注重对考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历史问题的选取和设问视角折射现实热点等)。以及材料的多种呈现形式将一如既往。

近几年命题"演化"的趋势:①"变"是为了强化新史观、新方向。②考查学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准确理解的解读和在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③命题的呈现形式(例如:图示,漫画等)和范围更加多样化。

相对"变"的是:加大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综合命题的比重;凸现"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历史"意识。把大国史和区域发展史作为命题的主角;相对突出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此外还要研究具体的考试范围、能力要求、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等。同时重视培养历史学科素养和史学理论以及解题方法等。

3.要合理的学法指导和教学安排

3.1 如何贯彻教学大纲的能力要求(学法指导方面的):将"考核目标和要求"的四项能力要求具体化,可操作为: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探讨问题。 如何训练理解、解释能力?"理解"就是你所了解的事物在一个新的情景下出现时,你仍然能够揭示其本质。高考选择题一般是用两种方法来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新材料、新情景。 非选择题提供一个学生不太熟悉的背景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解释这个材料。"解释" 参照已知的事物说明未知的事物,从而使未知的事物变得可以理解。已知=教材知识、未知=新材料。

训练原则:选择题——扣概念(抠概念的内涵)、 抠观点(忠于材料观点)、 抠规律(与阶段与专题的联系)。非选择题——抠史实(短期内历史事件的相互联系)、 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是关键)、 抠感悟(紧扣主题,略有延伸)。

3.2 务必落实的:抓主干、历史阶段特征、(学好历史的前提和关键)构建知识体系。抓主干(教学的重点):即课本中主要的知识线索和知识结构,克服以往全面死记硬背的应试方式。历次高考中的重点甚至高考中考过的主干知识仍作为命题重点。关注历史阶段特征(某一历史时期内呈现的历史特征):要做到某一历史阶段的因果联系和内在的联系,尤其是特定时期内的历史事件发展的关联。

3.3 运用新历史观构建知识体系。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建立新的框架结构。结构是内容的线索、支点和层次。结构清晰,有逻辑性,学生才能明白。其中关键是运用新历史观构建知识体系例如唯物史观、现代史观、文明史观等改变以往的复习知识框架和体系。运用新历史观构建知识体系基础上形成专题并关注专题之间的联系(主要是二、三轮复习)。复习时首先研究教材每一版块的核心立意,确立专题。例如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现代史 世界近代现代史。其次确立每一专题的核心立意,如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再者重专题之间联系,有专题内在的联系,专题之间的联系。

3.4 要科学组织一、二、三轮复习:一轮复习:立足单元特征,夯实基础(教学的重点),把握主干。目标是:逐渐构建知识体系。并通过"三新"(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进一步落实和强化"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

二轮复习:(1)力争做到高品质的选择备考资源,提高备考效益。(2)运用史观构建知识体系(上述)(3)重实战(教学重点),提高解题技巧和解题能力。应防止题海战术。具体做法:分析考卷,明确努力方向,多总结,少解题。始于模拟练习,终于课本。(4)高精度的命题引导,提升备考的针对性:①"能力制导":四种能力(上述)的针对训练(新课程模块的核心理念)②"热点制"适度关注周年大事;经济热点(如:城市房价调控、城镇化建设和户籍改革);人文主义思想(如: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关注民生;政治热点(如:社会灾难、福利政策、反贪问题、中国海洋安全问题、环保等)、文化热点(如:中国"申遗"热潮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思考、上海世博会等)③"考点制导":适当但必须关注新课标高考的高频考点和新课标教材着重阐述的知识点,研究近五年至少近三年的大纲版高考未考的考点。④"专家制导":关注历史高考命题人员的历史研究领域和命题风格(5)高难度的针对训练,提升考生实战能力。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材料、品评材料的能力。在此,历史课要当语文课上。用样题示范。让学生在模仿、感觉中,体会其奥妙,摸索其道。让学生自己做出"标准答案"(要求学生在限制答案字数、规定具体分数的条件下做题,不接近答案重做)。

三轮复习:(1)帮助学生制定知识梳理计划(2)建议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3)常规训练"保温"——知识的熟悉度、思维的灵敏度、心理的"激情"的保温。

推荐访问:几点 备考 新课改 历史 高三
上一篇:提高世界当代史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和实践
下一篇:农村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Copyright @ 2009 - 2024 优泰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泰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9201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