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叶侵华西洋火箭技术及其在华传播研究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1-14 16:35:05 点击:

摘 要:19世纪中叶,侵华欧洲军队在每次海陆战中都使用了英人康格里夫发明的带有长尾杆的金属筒装火箭,与中国传统火箭技术相比技高一筹。不过,其威力也是相对的,总体上来看仅是对前装滑膛枪炮性能的补充。随后,由于船炮等军事技术和性能的提高与挑战,迫使西洋火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技术决定战术,由于火箭在海陆战中的使用,其对战术的完善也产生了一些影响。清人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感知其威力的巨大,在随后的洋务运动期间引进了其技术,但总体上对军器影响甚微。西洋火箭技术及其在华传播史表明:技术的发展、超越与取代是其必然的规律。

关键词:鸦片战争;炮利;火箭;康格里夫火箭;线行战术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20-0054-07

19世纪中叶,清人时常谈及西洋之长技在于大炮、火箭二项。此时期的中西军事技术向为中西近代史研究的热门课题,但在战场上起配角作用的火箭(注:我们现在把口径不足2厘米的管形射击武器统称为枪,2厘米以上的武器统称为炮,火炮又分炮式和箭式两种)一向并不在学者的探讨之内,而中西史料对之记载又多是神奇异常。因此,如果不把侵华西洋火箭技术水平究竟属何等层次搞清楚,对此期间的中西军事技术差距的评论终不免片面。这时期,处于封建制晚期的中国与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的欧洲诸国“木质风帆时代”失之交臂,船炮与火箭等军事技术差距较大。清军装备仍处于冷热兵器混用时代,主导型火炮——红夷炮技术仅处于欧洲17世纪加农炮系列的水平上。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包括火箭在内的军事技术改革成为最重要的部分,此也是清朝参与的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的世界第三次军事技术革命的变革,但此变革被局限在一个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此时期的欧洲主要国家在17世纪中叶已全部淘汰冷兵器而进入火器时代,船炮技术处于从木质帆船向蒸汽铁甲战船、前装滑膛炮向后装线膛炮的过渡期。

19世纪中叶的中西火箭都是以固体黑火药粉末为发射剂,借直接反作用力而发射出去。制造火箭的第一步就是配置粉末状火药,固体,高硝,低硫,适于作发射剂。第二步骤是核心部分——箭筒的设计及制造。在筒尾留下喷火口,并在火药柱中留出燃烧室,古代叫线眼,然后用铁制或木制卷杆将之卷成箭筒,以及用力在木制凹形凳上推紧筒体。最后放在木桶、箱内或架在发射台上发射。

最早的火箭弹——霹雳炮出现于中国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的宋金采石战场上,由纸筒制成,内分放发射药及爆药,并掺石灰。南宋火箭后落入金军手中,1232年金军将之创新,名之为“飞火枪”,用以对付蒙古军。蒙古军在夺取汴京后,尽得金人的火箭及工匠,随即编入军中,用于欧亚两大洲的战场上,使得火箭技术传播到中亚、波斯等地。英、法等国到14世纪中期,才有使用火药的记载,后来欧洲人在与阿拉伯人的战争中接触并学会了制造火药与火箭等先进武器。由于枪炮的使用和飞速发展,火药在战争中主要用于烟火娱乐,其研究到了17世纪下半叶才开始起步。13世纪中国火药和火箭技术在德里苏丹国时期(1206—1526年)也传入印度,17—18世纪后印度人对其进行了改良。与欧洲火箭不同的是,其发射药不是装在纸糊的管子里,而是装在铁管中。今英国皇家炮兵博物馆藏有印度18世纪制造的火箭,筒体长25.4厘米,内经5.84厘米,内经与筒长之比为1:4.3,导杆长1.16米。英军在征服印度后,将缴获的火箭带回国内。在伦敦皇家伍尔维奇兵工厂实验室工作的炮兵上校威廉·康格里夫(William Congreve,1772—1828年)听说印度王子曾于1792年和1799年用火箭攻击英军,因而受到震动。当时正值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军试图登陆英国本土,由于英国陆军兵力不足,需要在海上消灭法军,所以急需能够攻击法国登陆船的武器,认为火箭是对抗之最好的武器。康格里夫于1805年采用新型火药制造出了一种2.7千克弹重的火箭,能飞行1830米,大约为印度火箭射程的2倍。该火箭被誉为“没有炮身的大炮灵魂”,一直使用至1867年前后。其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引发了欧洲各国制造火箭的高潮。欧洲人研究认为,其贡献在于:一是火箭筒口径生产的标准化与生产的批量化。筒口径有达到了20.3厘米的,木制导杆大致为基体筒长的8倍。二是增加了发射剂用量,火药中硫量减少以降低其燃烧速度,从而使其威力增大。三是由于它的引领,在欧洲引起了火箭生产革命,产生了许多火箭生产的专利,标志着近代火箭发展的开端。①

康格里夫火箭以后,推动其向前发展的是英国人威廉·黑尔(William Hale,1797—1870年)。他创制出火箭自旋稳定技术,来改进用庞大、笨重的木棍制导的使其本身精度低的问题,即利用火箭排出的起推进作用的一部分气体,使其围绕其纵轴定向旋转,因而飞行姿态相当稳定。中国火器著作《兵船炮法》中说:

海勒氏(黑尔)造旋风火箭,使药气不全从尾孔泄出,而并从近邻处五孔泄出,一面向前,一面旋转,发时有两法:一法以两板做斜槽承之,令引正方向;一法架上做圈,将火箭套入圈内,后有挺簧,压住其杆尾。初燃时,不能胜挺簧之力,继而胜之,乃飞出而成大速率,可免箭头向下改变方向之弊。②

黑尔于1844年取得了自转火箭的专利权,随后,他把这些装置的生产制造权卖给了美国政府。英国军队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试验了黑尔火箭,并大约在1867年采用了这种火箭——主要用于非洲和亚洲殖民地进行的战争中。24磅弹黑尔火箭能携带一枚爆炸弹头,射程在1~4千米之间。③

然而,枪炮和战船技术的改进再次超越康格里夫火箭与黑尔火箭,火箭甚至有用前装线膛炮发射的。尤其到了19世纪下半叶,以前装或后装线膛击发枪、后装线膛炮、无烟火药、铁甲舰和1856年英人贝塞麦发明的酸性底吹转炉炼钢法为代表的军事技术突飞猛进,康格里夫和黑尔火箭的性能相形见绌,它逐渐被准确性和杀伤力日益提高的常规枪炮武器所替代。如1854年,英国人阿摩士壮(William G.Armstrong,1810—1900年)制造了后膛装填弹药和发射锥头柱体的铸铁空心炮弹的线膛炮,在1855年取得专利,打得既远且准。1858年英国将该炮列为制式火炮。有几十种口径之多,装备陆海军,成为风行几十年的世界名炮。与老式的6磅弹前装滑膛炮相比,弹重增加了55%,射程增加了26%。线膛炮的使用在炮兵中发生的变革对于海战的影响,比装甲舰发生的影响要大得多。如果装备线膛炮,每艘军舰的进攻力至少可增加两倍。再如欧洲火枪技术的发展也很快,极大地延伸了杀伤范围,提高了精度,使火箭技术越来越不必要。如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侵华英军使用的主战伯克式(Barker)前装线膛燧发枪,长1.16米,口径为1.53厘米,铅弹重35克,枪重4.3千克,最大射程仅约220米,射速为2~3发/分钟;虽使用但数量极少的布伦士威克式(Brunswick)前装滑膛击发枪,枪长1.42米,口径为1.75厘米,弹丸重53克,枪重4.1千克,最大射程仅330米,射速3~4发/分钟。④但是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华英军使用了1853年型恩菲尔德(Enfield)前装线膛击发枪。枪重3.66千克,长1.39米,口径1.44厘米,内刻螺型膛线3条,弹重52克,定装式枪弹,最大射程就已达1100米,射速5发/分钟;侵华法军使用的是米尼(Minie)前装线膛击发枪。枪长1.4米,重4.8千克,定装式枪弹,口径1.8厘米,膛线4条,最大射程914米。①鉴于枪炮乃至铁甲舰技术的发展,到了1850年,大多数欧洲国家的火箭部队都解散了,尽管其在亚非拉的落后国家一直使用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不再是一项被广泛接受的军事技术,1919年,英国皇家军队正式宣布黑尔火箭成为过时的武器。

英国人康格里夫从1804年起就在皇家伍尔维奇兵工厂从事火箭的试验,于1808年成立了火箭旅或火箭团。因为那时迫切需要不带轮子的炮车,火箭给骑兵以炮火支援,它可从三脚架上、城堡的斜坡上或舷窗里利用铁管体发射。发射架只有简单的高低瞄准机构而无方向的瞄准机构。此火箭在美国和英国之间的1812年战争中起了显著作用。1813年以后,大多数欧洲国家的陆军都建立了火箭部队。其火箭是从传统纸筒尖利箭头脱胎出来的一种铁筒火箭,由内储火药的弹筒、爆炸榴弹和尾杆三部分组成。为了使火箭能在所需的方向上飞行,将火箭放入装在三脚架上的短铁管里,然后通过弹筒的底盖上的小孔点燃火药。筒体为薄铁皮卷成的直径约为10厘米的细长圆柱体,导向杆由铜环或铁环固定在箭身的一侧。中国史料《英夷入粤纪略》中对其结构有如下描述:

英夷火箭是其长技,能射数百丈,状如中华之起火。起火以竹为尾,火箭以坚木为尾,长八九尺,或丈许。受药之筒,长二尺,大三寸,以薄铜或马口铁为之,筒下旁环六孔以引火,箭尾之木,以铁罗丝紧惯于筒中,筒上又惯锐木尺许。木末或用铁如枪筒,内三之二受起火之药,三分之一受爆竹横药。箭到药燃,筒轰迸裂,火即散飞,延烧营帐房屋。四月之役,逆从永宁台发火箭数百枝,射入城中,攒集于火药局。②

康格里夫火箭发射的炮弹可细分为15种类型:有筒弹、链弹、爆炸弹或纵火弹,甚至有起照明作用的火箭弹,笼统上可分榴霰弹和燃烧弹两种。榴霰弹常常代替火炮炮弹使用。当这种武器飞到敌军上空时发生爆炸,爆炸中的弹头夹杂着步枪子弹和尖利的金属碎片阵雨般降落在敌方阵地。它的燃烧弹火箭的弹头中装满了黏稠的易燃物质。当火箭发射到敌人的城市或敌人帆船的帆索上时,这种物质就会迅速燃烧。海军使用的火箭弹重从11.4~27千克不等,以14.5千克弹最为常用,基体管长107厘米,直径10厘米,装药3.2千克,装有一个长4.6米、直径3.8厘米的可拆卸的导向杆。今英人说:

在工业革命初期中还产生了一种新的兵器,那是与枪炮都不同的,即为战争用的火箭。火箭弹从0.056千克——那是一种自动的枪弹——到163千克为止。1806年,这些火箭在布伦之围中,曾作第一次使用。③

今美国人著的《火炮》中说:康格里夫于1799年试制了一种性能优越的军用火箭。他的成就促使1804年一个武器族问世。它们制造简单,用铁皮制成,可以携载两种弹头,一种为燃烧弹,另一种为爆破弹。携载燃烧弹的火箭前端非常锋利,能够使火箭钉在敌方舰船的木制装具上。尖帽凿有小孔,可使弹头向外喷火,从而将舰船点燃。长棍为火箭提供一种引导措施,引导火箭从大致的方向冲向目标。携载爆破弹的火箭将炸药装入固体铁制弹头中,其导火索是一种定时引信,而火箭推进装置则用作首级延时装置。在其燃烧完毕后,一个由细碎火药组成的导火线就被点着,经过一段时间的燃烧引爆弹头。奇怪的是,这种火箭与战场上使用的其他武器一样非常有效。它们受到英国皇家炮兵的青睐,常常在战场上使用,一直到1850年。④《兵船炮法》中对其炮弹制法也有详细的论述:

火箭不但做记号,且能焚毁樯帆,以代开花炮弹。有3磅、6磅、12磅、24磅、32磅等名,遇或土或木,甚有透力。12磅火箭距远3780尺,可透土2尺。英国水陆营所用火箭箭头有药引,可钻入开花弹。其药引之长短按弹之大小,然不可钻至弹底,俾留余地,内装炸药,其药引一端有浅孔如杯,内有一孔,倘临用,欲减少药引之时,可略钻去其火药。其炸弹上面一孔,以装火药,用螺丝塞紧,凡欲将炸弹装于火箭而击处甚远者,不必减少其药引,其药引若击处甚近者,将药引直穿至弹底,如24磅火箭,亦钻通其质,离圆锥1.5寸处。如3~12磅者,钻至离圆锥1寸处。①

康格里夫火箭弹的火药配方。从理论上讲火箭需要有硝70%、硫小于10%、炭大于20%的固体火药。因为硝性主直、硫性主横、灰性主火,此是火药的特性,火箭的远射程对杀伤力的提高是无益的,故其硝含量较炮用火药偏低。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各主要工业部门普遍采用了蒸汽机驱动的机器生产火药,导致火药生产效率、技术和性能提高。但是,此时期中西箭用火药都为黑色有烟火药,都同19世纪80年代以后所发明的无烟火药有本质的区别。英国配制了硝、硫、炭的比率为75%:10%:15%的枪用发射火药,78%:8%:14%的炮用发射火药,以及70%:10%:20%的箭用发射火药。它们被各国确定为标准的火药配方。即按上述比例制造的火药在放出足够的热和达到最高温度时能生成大量的气体分解物,也能兼顾各种火器的杀伤效果。

康格里夫火箭的射程。由于其是金属基体,装药量很大,有效射程为同时期火炮射程的2倍,可达1832~3700米不等。如有的史料说:

康格里夫火箭的飞行时间不好测量,但可从发射试验中估计出来。1816年7月22日在印度的一次发射,发射角度是55,32磅弹火箭射程达到了1832~2586米,飞行时间用了20~25秒,平均飞行速度大约为74~92米/秒,或266~332千米/小时。②

李约瑟说:

康格里夫火箭弹重14.5千克,平衡杆4.9米,接带纵火、爆炸和有刺弹头,射程2743米。③

今美国人说:

其能投射有效弹头,射程能达到3700米。④

康格里夫火箭的射速是6发/分钟。它利用不同的支架发射装置,如可采用炮式的管体,实行单次发射。最初装备给海军,供海军炮兵和陆战队从军舰或专用的舢板船上发射,之后又装备给陆军骑炮队,组成独立的火箭炮连,这种武器多配置机动性较强的部队。今苏联火炮专家说:康格里夫火箭“用同一个火箭架可以在1分钟之内发射6枚火箭弹。火箭弹的射程达4000米,也就是超过滑膛炮的射程一倍。”⑤

由于康格里夫火箭采用的是棒状结构,故影响了它的命中率。它使用细碎火药,在巨大重力的压迫下把这种火药结实地塞进箭体中,而在火药装填时就不可避免地要锤击推进剂,这会使火药密集成块状。这种填塞火箭发动机的方法会造成火药密度不均匀,使其发射精度降低,而且在装填时还可能产生火花,从而引发爆炸。火箭自筒中射出,初出筒时,速率甚缓,箭头稍向下,与箭筒之角度不同,继而加速,至陆路一半或1/3时,速率最大。初出筒时,全箭之重心离初动时不远,及渐烧其药,即渐移重心而改其飞路之向,及烧尽时,始循抛物线而行,因此不能算其每段之准点。如1841年10月10日的中英镇海之战,“夷人火箭厉害,自昔然矣。然此火箭今我粤匠亦能够仿造,但放发无准,为少逊耳”。⑥《兵船炮法》中对它射击精度不准的原因有详细的论述:

爆药火箭用于陆路,未必有济,因昂度不高,受空气挡力及下坠之力,既不及远又易改变方向,遇顺风则远,逆风则近,横风则偏,故顺风则宜渐减其昂度,逆风则加其昂度,右边来之横风则宜偏左,左边来之横风则宜偏右,使杆受风斜,渐渐磨转,然欲其命中,仍非易事。火箭之用陆战,可惊敌马,又可焚敌兵业聚之处,又可焚敌城及海岸上之营房,因透力甚弱,不能焚敌船,而只能焚船上之风帆。英国浅水炮船俱备火箭,可驶入浅处以焚炮台内之营房,然泻出之火坠于己船,最为危险,不可不慎。⑦

当然,由于其被放入装在三脚架上的短铁管里发射,精确度比清军火箭提高一些也是不言而喻的。

中英鸦片战争时期,清朝人有对英军使用康格里夫火箭的相关记录,散见于清代的上谕,奏章,时人撰写的笔记等。如清人袁陶愚在1842年撰的《壬寅闻见录》中说:1842年7月14日的中英镇江之战的前哨战,“初六日,申刻,有火轮船两支探水,开向圌山关,在防将备督率兵勇开炮,贼连发火箭,相持久之。”①英军使用康格里夫火箭的信息散见于英国官员通信及参战人员回忆录中。如英参战军官宾汉说:英军使用的火炮类型有加农炮、榴弹炮、臼炮、2门可放62磅(28千克)弹火箭炮等。②据《英国档案》中载,1841年11月3日,英国运往中国的火箭型号有10.9~0.454千克不等,其炮弹为榴霰弹类。③以上史料有明确指出了英军作战使用的火箭是康格里夫火箭,也有不指明的,其实,此时期英军所用火箭都是康格里夫火箭,制造它的地点主要在伦敦的伍尔维奇兵工厂。

至于其威力的表现,西洋史料说:1839—1842年间,中英军队作战都使用了火箭。清军火箭仅是传统火箭再继续,英军康格里夫火箭优越于中国而具有巨大的破坏性。整个战役中,铁甲明轮蒸汽船“复仇女神”号威力凸出。1841年1月7日的大角、沙角之战后的几天,安装其船上的康格里夫火箭在对沙角和安逊湾(Anson’s Bay,沙角炮台与威远炮台之间)战斗中威力巨大。一个目击者说:“从蒸汽船发射的火箭飞进清军战船的弹药库,爆炸声震天,清军无一幸免,战船被炸成碎片而燃烧着。”④1860年8月12日,侵华英法联军攻打清军大沽炮台,继续使用康格里夫火箭攻击清军。史料中载:3门阿摩士壮炮和米尔沃德炮兵连的一半士兵被调往前线,由第3团的两个连分编在两侧和大炮后面掩护。其余的步兵被派到邻近的纵队,带着另外3门阿摩士壮炮和1门罗顿火箭炮保护他们的左侧。火箭炮在清军逃兵头上呼啸而过,划出优美的弧线,吓得他们惊慌失措,不由得加快了脚下的速度。⑤9月18日,在北京通州张家湾一带,清军统帅僧格林沁统率清军共计3万人,其中蒙古马队近1万人。侵华英、法联军为抵御彪悍的蒙古马队,英国从印度地区调集了70人的火箭部队,以数百支康格列夫火箭齐射蒙古勇士。“该夷于午刻,马步各队,逼前扑犯。经我兵枪炮齐施,毙贼无数。正在分拨马队抄击,该夷火箭数百只齐发,马匹惊骇,回头奔驰,冲动马队,以致不能成列,纷纷退后。”⑥僧格林沁“从此破胆矣”。

火箭作为一种中程武器,同传统的前装滑膛火炮相比,尽管准确性差,但其远射程填补了燧发枪与野战炮有效射程之间的空白,也可超越火炮射程发挥作用,从而使其在战场得以应用并几乎立即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当时的野战炮的最大射程可达5000米左右,大都在400米左右发挥作用,而制式的燧发枪的最大射程已延伸至1000米内,火箭正好在400~1500米左右发挥作用。武器装备是一定的战术形成的物质基础,战术(某种程度也叫阵法)的发展总是与兵器技术的及性能提高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在整个冷兵器时期,战斗队形主要采取集团式的方阵,野战的胜负主要取决于射箭之后的步骑兵冲击。枪炮及火箭等热兵器出现以后,它使火力战成为战斗的首要阶段,并且逐步成为战斗的主要过程,战斗队形不得不向小而疏的方向发展。欧洲军队在平地攻战时多用火炮,在山路作战,间用火箭。不过,当时的火箭主要起恐吓和焚烧作用,尤其对攻击密集的人马和易燃物质效果显著。但要打阵地战,其杀伤效果微乎其微。因此,它是对军队命运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兵器,但总体上看应是一种辅助性的火器。

15世纪中叶以后的3个世纪里,欧洲战争中的种种变化导致大规模常备军的产生。这些常备军最终所依赖的是数量与日俱增、训练高度有素、装备堪称精良的步兵。其根本原因是国家管理机构的完善以及枪炮新武器系统的形成。至18世纪中后期,西洋各军种已职业化,从步兵中诞生出的海军舰队已是一支航海技术先进、火炮发展一流,舰队编组先进,海战经验丰富的作战部队。欧洲16—17世纪流行火绳枪机步枪,运用的战术为“方阵战术”。①17世纪最后25年,依次产生了两项技术革新,这就是隧发枪和刺刀,结束了长矛和射击的旧时期,迎来了“线行战术”②的新时代。在17—18世纪末期,欧洲燧发枪的发明及“线行战术”的普及。即由火器与冷兵器并用时代的战术发展到以火器为主的线形战术,并进而向纵队战术发展的过程。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火炮威力的加大,欧洲陆军部队又发明出“纵队战术”。③在两次鸦片战争时期,“纵队战术”在中国战场上很少派上用场。英法军队常以强大炮火掩护陆军登陆,在猛烈的炮火准备和枪箭齐射阶段,就已经把排成堂堂正正之阵,进行正面交锋的清军杀伤大半,然后以侧翼迂回包抄战法将仍坚持在阵地上的清军残部逐走。

中国明朝军队已将西洋冷热兵器并用的“线行战术”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清朝军队整体来看并没有将之很好地继承下来。至19世纪中叶,军队作战一贯以骑兵为主,步兵和水师仅是附属。清军在入关前曾以骑射见长,后来也开始使用滑膛前装火炮(包括火箭)和鸟枪的混合战术,并逐渐形成三叠阵的“连环枪法”及马队连营跟进的密集冲击战术。此主要为16世纪末期至18世纪末期的东西方军队使用的“线行战术”。如1843年五月,扬威将军奕山对鸦片战争中的中英军队战术有所描述:

逆夷登岸,必以大队攻扑,我兵须以大队迎敌,该夷总以五人鱼贯一排,腰插手枪尖刀,背插火箭,其鸟枪以四杆轮替为首者施放,第五人装药,以次传递,联络不绝,我兵于正面攻剿之外,尤须于远处多伏马队,两旁横冲其阵,彼必自乱。④

奕山对英军枪箭作战技法叙述并不正确,但透露出了清军陆军“正面迎击,马队两翼包抄”的战术落后。

直到17世纪中叶,西方海战的主要战术还是接舷追逐。不过,从15世纪下半叶起至18世纪末期,远程海战即“线式作战”成为敌对国舰队之间的标准战术,舰船的吨位、火炮的数量和射程是决定战斗胜负的重要因素。线式战术是风帆时代海军乃至于蒸汽时代海军炮战的基本战术。主要火炮一般装在战舰的两侧,与本船龙骨垂直放列,通过两舷开设的炮孔射击,利用舵控制舰体姿态,使用一侧舷炮分层间隔齐射5~8轮后,再利用潮动和锚定换舷,使用另一舷炮继续攻击,用齐射打出大量的炮弹期望命中敌舰,又可冷却使用过热的火炮。从18世纪末期以来,西洋海战又从“线式战术”逐步过渡至“机动战术”。火箭武器既可减轻船体载重,又可在发射时因其后坐力小,对船体损坏不大,故在木质或铁质战船上配置不少。19世纪中叶,清军最大三桅双层甲板帆船的大小还赶不上英国纳尔逊时代的六级战船。其海上迎敌战术处于以划桨和风帆驱动为主要驱动力的单层甲板平底船向舷侧安置重炮的大帆船过渡,以撞击和强行登陆为特征的海战方式向弦炮齐射的“线式战术”过渡。这种战法,用于对付拥有武装的海盗船只还凑合,而与船大体坚、火炮多、射程远、威力大的西洋侵略军船炮较量,就显得力不从心。此时期的西洋战舰在面对中国炮台的时候,常使用已被他们淘汰掉的“线式战术”和康格里夫火箭的猛烈施放的弥补,形成持续不断的火力轰击清军目标,使固守在炮台的清军实在难以招架。有时也会配合“集中优势兵力重点突破的战术”,让中国东南沿海的炮台一个个地被占领。

明末前后是传统纸制火箭技术发展的高峰期,并在侧杆式火箭的基础上,有直杆式系统的些微创新。不过,因其发展缓慢和在战场上仅偶然为之的缘故,故史书记载甚少。从明末到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占压倒优势的是侧杆式火箭系统,但它直到19世纪中叶前后也无实质性的变化。用手工方式制成,利用桶装、竹筒装等的载体,靠弓弩或简单的工具发射出去,属传统火箭范畴,其火药中硝、硫、炭的百分比平均是71:4:24,射程在千米以内,主要起骚扰和焚烧等作用。清康熙朝以来,在京师设立火器营的同时,也设立了火箭营。清军的海陆迎敌战术,要点是以重炮为主,但轻型火器诸如火筒、火箭等的使用也很多,其辅助作用不可忽视。如1860年8月14日,侵华英军司令格兰特(James Hope Grant, 1808—1875年)描述到:“我们的火箭炮非常有效,河对岸的清军也用火箭向我们开火,射程大,方向准,但是都没有击中我们,在交战中一些坐骑中弹倒毙。”①由于清军火箭与近代化的欧洲火箭技术和性能相比差距太大,以至西人每每提及此事,总是持冷嘲热讽的态度,也使得了战争前后的国人羞于谈及此事,渐渐淡忘了先人作战时是否运用了火箭。今欧洲人研究认为:中英鸦片战争之后,香港成了千万支康格里夫火箭的生产地,时间持续到1850年。1867年英国宣布这种武器过时,它随即被处置给中国政府使用。清人在英人的帮助下,不久开始制造它。清廷于同治四年(1865年)创办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1867年于陈家港建立了火箭分厂,从英美购入机器,正式生产6~12磅弹型康格里夫火箭,曾有12.2米长的康格里夫火箭厂库的制造地,有6个车间制造火箭。②1870年7月,金陵机器制造局在南京建火箭分局,聘英籍美国人马格里为技术顾问,有6个车间生产黑尔火箭。由于康格里夫火箭的远射程和低弹道的优点,国人一直垂青之而拒绝使用黑尔火箭,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时期,西人在华尚能见到清人在使用着康格里夫火箭对外作战,光绪年间的京师火箭营无疑是使用近代火箭的火箭部队,但其在战场上的作用已微乎其微。

【作者简介】刘鸿亮,男,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特约研究员、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马文艳,女,1978年生,天津市人,博物馆馆员,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馆长,主要从事近代史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推荐访问:西洋 侵华 在华 火箭 传播
上一篇:信息安全装备国产化开始调研:政策进酝酿期
下一篇:你是我的蜜

Copyright @ 2009 - 2024 优泰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泰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9201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