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1-13 17:15:03 点击:

摘要: 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企业多年来协同创新积累的经验,提出校企之间的协同创新,必须定位于更高的创新目标;必须强调优势互补,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必须集中优质资源协作攻关;必须注重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应关注建立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高校;企业;协同创新;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8381(2013)05-0010-04

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1]。协同创新,给创新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众所周知,部队要打胜仗,各军兵种之间讲究协同作战;没有各军兵种的协同,打不赢现代战争。同样,在进入大科学时代的今天,没有社会不同领域创新力量的协同,重大科研攻关也很难有大的突破。纵观中国航天的发展史,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探月工程”到“神十与天宫一号的空间对接”,每一次创新成果的取得,都体现了社会各方力量的大力协同,参加者几十万人。在航天精神24字中,就有“大力协同,无私奉献”醒目的8个大字。可见,在科技发展中,协同创新是何等重要。

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中国航天企业集团多年来在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方面一直开展深度合作,是校企协同创新的一个范例。根据哈工大与中国航天企业集团多年来协同创新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提出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中需关注的几个问题,供大家探讨。

一、 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须定位更高的创新目标

创新的动力来源于伟大的目标,有了高的创新目标,才能吸引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为实现宏伟目标而进行协同。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制定了“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这一宏伟目标,参加者达42万余人,可谓人类科技史上的一次大协同。1956年,我国提出研制“两弹一星”的科技发展目标规划,为实现这一目标,汇集了相关领域的精兵强将,协同攻关,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创新成果,使中国航天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上述事例表明,更高的创新目标,是协同创新的原动力。

高校与企业之间协同创新,高的创新目标主要体现在“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对一些关键领域关键技术有所突破,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2]。譬如,哈工大和中国航天企业集团的协同创新目标,就定位在围绕宇航领域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技前沿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实现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链条的紧密互动,以航天科技重大需求牵动高校学科群发展和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我国航天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助推航天强国建设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在人才培养上,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目标定位在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上。哈工大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航天工程是哈工大研究特色之一。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到现在,哈工大先后为航天事业输送了二万余名优秀毕业生,一些毕业生已成为航天企业集团的优秀领军人才。现在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是:把学校和企业优势资源整合到空天研究院(学校和企业联合成立),汇聚学校、航天集团公司及社会各方面的领军人才,以重大研究项目为驱动,通过校企多元联合培养模式、开放式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能够综合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和先进技术手段解决航天发展中的复杂问题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围绕“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和“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这样宏伟目标组建的协同创新中心,作为产学研一体的研究平台,才能吸引本领域的一流专家学者云集,去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

二、 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须强调优势互补,注重系统整体功能

高校与企业构成的协同创新中心,是新系统。新系统组成,必须突出“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达到“1+1>2”的效果。要做到这一点,协同的单位必须各具特色,优势互补。

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政府主管部门必须清楚各高校、各企业的特色,清楚哪所高校在哪个领域是独占鳌头,能够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各高校也要准确定位,明确科研的优势领域,清楚自己的弱项,寻找合作伙伴,实现优势互补。譬如,哈工大科研具有航天特色,我们明确创新目标是航天科学与技术领域,寻找的企业合作伙伴就是航天企业集团;寻找的高校合作伙伴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学校。这是因为,哈工大在航天技术特别是应用领域独具特色,北航在空间动力学、航天器结构优化等学科领域有优势;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空间物理、空间环境等基础研究方面在国内具有明显优势,相关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这样组成的协同创新联合体,才能围绕航天的科学问题和重大需求,按照研究方向和技术路径分工并开展联合攻关。

要使系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关键是目标同向,形成合力。繁体的“恊”字,是由“忄”加三个力字组成,可理解为三力同心才能称之为协同。试想,一个协同创新联合体,是由高校和企业不同性质的单位,几所高校相关优势学科而组成,进入联合体的人员都是本领域的精兵强将;只有目标上同向,思想上同心,工作上同力,才能战胜科研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如果同体不同心,用力不同向,协同创新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必须以目标为导向,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自愿组合,特色突出。协同创新联合体,不能搞拉郎配,拉郎配搞出的协同创新联合体注定会是短命的;更不能为了争取资源,搞临时组合,等到资源到手,一拍两散。

三、 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须集中优质资源强力攻关

“2011计划”把协同创新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明确协同创新的项目要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这就决定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要聚焦在“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上,要集中优势兵力,攻坚克难;不搞一哄而起,遍地开花。这是因为,如果一哄而起,势必造成泛滥,而我们又做不到位,因为国家财力有限。只有集中优质资源,集中投入财力,产生集聚效应,才能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的创新成果。

上述提法和“2011计划”中提到的坚持全面开放的基本原则并不矛盾。集中优势兵力,优质资源,研究型大学、大中型企业占有先机,这一点不容置疑。哈工大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牵头,以“2+x”方式组成的协同创新中心,以重大科技任务为牵引,实现各协同体之间人才资源、实验设备、前沿信息等优质资源的共享和协调使用。根据工程项目发展需要,汇聚相关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凝聚相关领域的高端人才和国家级高水平创新团队,打破原有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实现科学配置资源,推进资源共享,提高优质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益。

从创新要素,诸如人才、资本、信息、技术、设备的有机融合、合理流动与共享利用的角度来看,一个好的校企协同创新中心,会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人才资源而言,高校与企业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争夺是很激烈的。过去的体制是,人才为我所有,也为我所独用。企业看好高校的人才,要想方设法挖过去,为企业所有;高校看好企业的人才,要想方设法挖过来,为高校所有;高校各学科之间也有人才争夺问题。建立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可以打破人才壁垒,做到人才不为所有,但为所用。譬如,哈工大的知名教授,可进入协同创新中心,做某一方向的项目攻关领军人;航天科技集团的领军人才进入协同创新中心,可聘为学校的兼职教授,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这种人才资源共享的方式,可有效地避免高层次人才恶性争夺带来的不必要损失。就设备资源共享利用而言,也会带来资金的大量节省。

四、 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须注重体制机制的改革

机制一变天地宽。好的机制,才能引领协同创新。要推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必须在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等诸多方面进行体制机制改革。

一所大学本身,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也有学科之间的协同问题。在协同创新中,如何创新人才组织模式,打破人才为院系、部门所有的体制,给高层次人才以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这始终是高校在不断改革积极探索的一个课题。譬如,哈工大在开展科学研究时,自身就有学科之间、教师之间协同的问题。哈工大的航天学院,汇聚了6个一级学科的教师,要实现不同学科的人协同攻关航天领域的尖端课题,就要打破人才为系、研究室所有的禁区,创新人才组织模式,建立跨学科的科研团队;当团队的研究方向和领军人才明确之后,就可以招募不同学科的人进入其中。

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其人才的组织管理也可以尝试这种模式。哈工大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联合成立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作为协同创新的载体。空天研究院设理事会,理事会是空天研究院最高决策和监督机构,理事长由哈工大和航天集团公司领导担任。空天研究院主体科研队伍以专兼职方式组建,包括首席科学家、骨干研究人员、研究人员、青年研究人员、博士后和研究生5个层次。空天研究院特别设立首席学术顾问、中国访问学者和空天访问学者3类研究岗位,吸引国内外高水平学者以兼职身份参与战略规划和科学研究工作。协同创新联合体的其他高校,根据航天重大科技任务的需求,明确各自的主攻方向,组成研究团队,团队的成员可以校企、校际之间交叉,真正做到人才“不为所有,但为所用”。

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从高校、企业、海外聘入协同创新中心的人员要实行新的收入分配机制。要构建“岗位工资+绩效奖励”的“二元”薪酬分配体系。岗位工资实行协议年薪制,岗位薪酬标准与国际接轨。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考核机制,既不能按照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办法,也不能按照企业对技术人员的考核办法来做。新的考核体系,要保证科研人员按照协同创新中心确立的高目标,协调一致地开展科研工作。

要运用好“多赢理论”,建立成果共享机制。校企之间的协同创新,要做到协作久远,合作无间,同不妨异,异不害同,建立科学公正的利益分配、成果共享机制至关重要。在社会上常有这种现象,学校和企业科研协作,起步攻关时尚能和睦相处,等到出成果“摘桃子”时则出现矛盾。究其原因,很多是由于利益如何分配和成果如何共享等问题引起的。而哈工大和航天企业集团协同创新的载体——空天研究院在这方面是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分工明确、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成果共享与转化政策。依托空天研究院产生的科研成果,空天研究院和参与协同主体单位拥有成果的所属权,转化单位拥有成果的使用权,各方按政策享有收益权。转化单位对空天研究院的科研成果具有优先使用权,空天研究院根据不同的成果转化方式,制定相应收益政策,保证空天研究院、参与协同创新主体单位、转化单位按制度实施分配。这样从机制上保证各协同创新单位,攻坚时齐上,有难时同当,“摘桃子”时大家共同分享。

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也涉及政府部门管理的体制机制改革。比如,协同创新中心的资源配置方面的机制改革,前端在政府。政府在考虑资源配置时,要根据协同创新中心提出的高目标,参与协同主体单位承担的研究方向,现有资源配备情况,集中财力,投入到位,建设起系列的高端研究平台,参与协同创新的单位可共享实验平台资源。这就避免了重复投入又不到位,平台进入不了高端造成资金浪费的现象。

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工程运行不宜搞得太复杂。不要搞一个工程或计划,就派生出全新的一套管理体制机制,自成体系。这样做,从局部来看,运行通畅;从全局来看,容易打乱仗。

五、 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应关注建立长效机制

我国目前的产学研合作以项目合作为主,战略层面的合作较少,协同创新的水平还比较低;呈现出单系统合作、项目合作,缺少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建立长期关系和互动的有效机制,组织形式松散,缺乏持续保障,尚未形成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如何推动分离的参与个体逐步走向协同创新,正是在“2011计划”实施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哈工大和中国航天企业集团的协同创新历史比较久远。从20世纪中央部委分管大学时,哈尔滨工业大学就和中国航天企业集团下属的各研究院有着紧密的合作。21世纪初,中国航天组建集团公司,哈工大和中国航天集团公司开展了进一步的紧密协作,围绕航天领域的科学技术难题联合攻关,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早在1987年,哈工大就专门成立了航天学院,汇集了6个一级学科,组成学科集群,专门和航天研究院、所、企业进行协作。这种形式的协同合作,不是就某一个项目的合作,而是围绕航天战略发展目标进行的长期协同创新,自然而然建立起一种长效机制。譬如,1992年国家确定开展载人航天工程研制计划,哈工大不断承接了多项载人航天的科研项目,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的发射成功,无不凝聚着哈工大人辛勤的汗水。2011年,哈工大获得了国家颁发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成为全国获得此荣誉称号的35个单位中唯一的一所高校。高校和企业的协同创新,就应站在高端,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以更高的创新目标为导向,全方位开展合作协同,不计较局部的利益得失,关注全局的最优发展[3]。唯如此,才能合作久远,避免短期效应,形成长效机制;才能不断出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培养出高端的创新型人才,真正实现协同创新的真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01).

[2]陈亚珠,唐炬,肖登明.协同创新:中国高校深化改革还需要什么[J].高校教育管理,2012(5):15.

[3]章熙春.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EB/OL].[20130517].http://.cn/.

(责任编辑东彦)

推荐访问:几个问题 协同 高校 创新 关注
上一篇:运用心理学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
下一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Copyright @ 2009 - 2024 优泰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泰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9201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