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产学研合作理论研究概述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1-10 13:55:04 点击:

摘要:产学研合作创新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形式,本文从产学研合作机制、合作模式、合作绩效三个角度对国内外产学研合作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产学研合作理论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和努力方向。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 理论研究 概述

自20世纪70年代,产学研合作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国内外学者纷纷从合作机制、合作模式、知识管理以及产学研合作不同主体的诉求、影响因素等角度,进行了大量且成果丰硕的研究,并呈现出研究内容与时俱进的特点。当前,协同创新成为世界范围内各国发展的理论共识和道路共识,成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产学研合作作为协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依然是理论界和政府所关心的热点问题。

一、 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

合作机制问题是产学研合作研究的首要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学者纷纷围绕合作机制中的动力机制、效果机制、问题与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

(一)动力机制研究

国外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基于不同的合作主体角度。比如,从多个主体角度,Brokhoff.K(1983)等人认为产学研合作只是各主体为了减小成本而采取的一种单纯的经济行为。Geisler et.al.(1991)等人认为产学研合作的根本动力在于产业界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以及学术界对物资、生产实践的需求。Etzkowit认为产学研合作是大学除了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之外的另一重要职责,大学、产业、政府三方既要发挥好自身原有价值,又要加强多方向多角度的合作,从而提高国家创新整体效果。从企业角度,Chesbrough(2003)认为新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创造和流通的速度以及人才的流动速度都在加快,企业应该与高校等建立更为积极、开放的合作,促进企业的知识创新。Motohashi Kazuyuki(2005,2006)通过数据分析,认为产学研合作对提高技术型企业生产能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且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合作欲望更强。从高校角度,James A.Hazlett, Elias G.Carayannis(1998)认为校企合作是源于建设相对独立和相对自主的虚拟型学习组织的需要。

我国学者对产学研合作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研究内容更加深入,主要是从产学研合作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刘伦钊(2005)从市场需求、新技术推动、共同利益追求、竞争压力、政府支持五个角度归纳了产学研合作的动力因素。袁胜军(2006)等认为产学研合作是构建了一个由市场引导的产业界和学术界协调统一的创新系统。刘慧芬(2009)[1]采用三螺旋理论对企业、高校、政府产学研合作三大主体进行了分析,指出政府在产学研中的主要作用是将企业和高校拥用的资源进行有效匹配,政府应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角色转变,并引导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内容与国家战略方向保持一致。李雪松(2010)以复杂系统理论为核心思想,从合作过程、系统结构、外部环境三方面对产学研合作的复杂性原因进行了解读。周正(2013)从内、外两个角度研究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要素及运作原理,并把外部动力归结为技术推动、市场需求拉动、市场竞争力、政府支持四个方面,把内部动力归结为利益驱动、战略协同引导、内部激励推动和创新能力保障四个方面。夏红云(2014)在周正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基于内外部动力的创新动力数学模型,将动力机制分析向深里迈进了一步。

(二)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学者认为产学研合作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集中在价值取向、利益分配、技术水平等方面。游文明等(2004)认为合作双方技术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的差异、中介服务功能不完善、合作经费不足是致使合作动力缺乏的主要原因。吕海萍等(2004)认为高校技术是否纯熟是影响企业与大学合作最主要的因素,利益分配问题是制约高校参与合作的主要因素,双方的管理能力是合作的主要阻力。曾宪军(2005)[2]认为在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中存在经费缺乏、基础设施不健全、双方功能不完善、合作层次不高、技术市场效益不高、工作岗位需求不足、对合作规律认识不全面7类问题,并从利益分配、运行保障、协调监管等十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张伟(2005)认为产学研合作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技术研究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强调合作各方应加强沟通。袁胜军(2006)等从价值导向、联系程度、合作环境、合作风险四个方面分析了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李振祥(2007)认为目前我国高等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主要存在着认知差别、意愿差别、利益划分不合理、政策支持不完善、文化冲突等5大障碍,并提出通过建立学研结合、动力促进、资源投入等机制消除这些障碍对学研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影响。张力(2011)从国家战略层面剖析了产学研系统创新的内涵与意义,并重点从高校和政府角度,围绕如何推进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提出了政策要点。

(三)产学研合作效果机制研究

多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围绕知识管理、利益分配、协同模式、创新能力提升等产学研合作效果机制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Santoro,Gopalakrishnan(2001)通过实证研究认为,企业组织架构、组织文化对知识流动影响较大。企业组织架构越合理,越固定,企业文化越深厚、越有导向性,知识越容易流动。姚威(2009)提出了以知识的获取、消化、共享、增值过程为核心的产学研GDPS知识创造机制,并指出四个阶段所体现的能力均正向影响产学研知识创造绩效。FlamS.D.,Jourani A.(2003)从降低成本的角度,研究了在企业可以共享合作联盟的技术、任务情况下如何实现各方成本最小的问题。董彪(2006)从利益分配的角度,研究了利益分配的兑现方法、分配权重、技术合同等问题,并强调了政府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邓锐(2009)将单位投入要素收益作为主要判断依据,通过构建古诺模型,分析了促成技术联盟成立的主要原因。李柏洲,苏屹(2009)设计了一个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指出优化内部各单位的投入分配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肖丁丁(2013)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考察了影响合作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并经实证分析认为,企业家精神、外部技术依存和政府资助对合作效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且政府资助影响具有长期性特点,同时出口导向和合作模式对合作效率提升有较大的阻碍影响。

二、 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

(一)合作模式

围绕产学研合作模式问题,国外学者进行了诸多研究。 如Atlan(1987)将产学研合作模式归纳为了一般性研发资助、联合研发、研发中心、产学研发联盟、大学工业伙伴计划、创业孵化中心与科学园区六种类型。Bolton,Robert(1995)[3]把校企合作模式归纳为了企业人员入校讲学、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企业为高校科研项目提供建议、大学为企业提供实验条件、大学为企业发展提供建议、大学学者到企业讲学、企业为大学提供实验场地和设备七种类型。Hall,Link, Scot(2000)提出了涵盖从合同关系管理到技术转移部门功能构建等一系列的具体合作模式。

我国学者主要是从不同主体的重要程度、合作的组织形式、合作目的等方面对合作模式进行了定性研究。方放、曹葆青(2000)等基于目标导向,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把产学研合作分为定向培养、联合培养、工读交替、继续教育与职工培训、联合办学、共建基地、相互兼职等几种类型。邹庆云(2003)等人从具体形式角度把合作模式归纳为产学联合体、校办企业、研究机构向企业转化、技术转让、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大学科技园等八种类型。王英俊、丁堃(2004)等人根据各主体作用贡献度不同,把合作模式分为政府主导、产业主导和学研主导三大类型。赵京波(2012)则按照由高校牵头、企业牵头以及校企共建三种角度对现有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了优缺点分析和对策研究。

(二) 模式选择

面对纷繁多样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具体操作时该如何选择,我国多位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

谢开勇(2003)认为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和合作的外部环境不断改善,中介机构将在产学研合作中扮演重要的牵线搭桥和促进作用。辛爱芳(2004)认为高校和企业对知识取得和掌握的难易程度以及双方信息的喜好情况都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合作模式的最终选择。李焱焱、叶冰(2004)等认为在选择合作模式要着重考虑合作各方在资源、技术、管理能力差异程度,合作技术的先进程度和市场前景,各方预期等三个方面的问题。王文岩(2008)从合作方式、合作形态和政府作用角度对合作模式进行了划分,提出了不同模式的选择标准,并指出在选择时应重点考虑合作主体的数量、合作技术、合作目标三类因素。谢园园(2011)通过实证研究认为企业参与产学研合的意愿与企业自身的R&D吸收能力、外部政策环境支持力度呈显著的正相关系,同时企业规模对企业的行为选择影响不大。

(三) 合作模式创新

随着时代发展,产学研合作的内涵不断丰富,基于此,我国学者对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创新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陈遇春(2004)研究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运行机制和本质内涵,并结合现有问题,对不同参与主体该如何完善合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高建、张帏等(2008)认为高校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整合相关资源对比较成熟的项目和企业进行支持,是一种更具实效性的合作。陈劲、张学文(2008)认为要建立更加主动型的合作机制和合作方式,以增强企业和高校的互动、适应当今社会需要。何郁冰(2012)在吸取国家创新理论精华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知识—组织”三重互动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新模式并点明了操作要点。冯叶成(2012)以清华大学与淮安市产学研合作的实例研究为基础,构建并验证了“以高校和地方政府的全面合作为基础、以专项经费支持为引导、以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建设为关键点”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有效性。李丹(2013)从STS视角对产学研合作的本质进行了分析,认为产学研合作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实现科研技术与社会功能相融合的过程,并由此提出了两种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一是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模式;二是政府-企业-高校协同创新的模式。潘锡杨(2014)在对比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政产学研新模式。田鹏许(2015)[4]针对如何提升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效率问题构建了一套基于“系统化动态多协同”的运作模式。

三、 产学研合作绩效研究

自产学研合作概念提出以来,如何有效评估其合作效果就成为了学者们纷纷关注的问题。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主要是指对合作各方在合作中的贡献度、预期目标的完成程度以及各方对产学研合作的满意程度所进行的评估。

Bonaccorsi、Piccaluga(1994提出了一种基于动力—期望的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模型。他们认为合作各方对合作的预期目标是产学研合作的出发点,可以通过比较预期目标与实际成果来对合作绩效进行评估。并列举了括新产品数量、研究人员数量、学术论文专著数量、专利数量等可量化的评价指标、SimonPhilbin(2008)设计了基于转换过程的投入与产出要素矩阵的评价模型,其中投入要素涵盖技术、合作项目与管理、社会交往三大类,产出要素涵盖知识共享与改造、项目合作持续度两大类。曹静等(2010)基于投入—转换—产出关系,从要素和过程的层面设计了合作绩效的影响要素模型。其中投入要素主要包括合作主体、技术环境、政策支持、市场环境四大类,转换过程主要包括合作模式和合作机制两大类。张万宽(2008)则根据资源依附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构建了合作绩效的关系模型,并指出各个合作主体贡献资源的类型是影响合作技术创新绩效的关键,交易成本是影响合作绩效的重要因素。冯庆斌(2006)利用群落生态学理论,通过评估产学研合作的创新能力来评估合作效果。并认为合作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反映各主体互动紧密程度、知识流动程度以及集体学习程度的投入产出效率指标来衡量。金芙蓉(2009)则从合作主体参与合作的利益动机角度出发,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办法构建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刘民婷(2011)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通过合理选择投入和产出要素,建立了合作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不同的行业之间的合作绩效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

四、研究评价及启示

纵观产学研合作相关理论研究,国内外关于产学研合作的成果可谓是硕果累累。随着时代变迁,产学研合作各主体的预期目标以及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产学研合作的内涵也在与时俱进,逐步深入。目前,对产学研合作理论研究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关于产学研合作的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产学研合作的重点与难点涉及到各个合作主体的资本投入和利益分配等核心问题,这就迫切需要在合作过程中对各合作方的合作目标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深入量化分析。即使是已有的定量研究,也存在着过于注重方法、分析角度单一,对政府支持、合作风险等因素影响考虑不足等问题,其实用价值有待考量。

关于产学研合作的评估评价多,模拟仿真少,缺乏结合具体系统仿真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产学研合作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动态性的过程,对合作过程和合作结果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尤为重要,系统化的模拟仿真既有益于合作各方清楚预见产学研合作的趋势和积极性结果,又可以依据模拟结果进行合理预算和决策调整。

因此,如果对产学研合作系统进行科学的量化分析与评价,将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刘慧芳.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2] 袁胜军,黄立平,刘仲英.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学管理究,2006(6):49- 52

[3] Bolton, R obert.A broader view of university- industry relationships[J]. SR A Journal, Winter1994/Spring 1995(26):45- 48.

[4] 田鹏许,基于“系统化动态多协同”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机制模式设计[J].教育观察,2015(21):83- 84.

推荐访问:产学研 理论研究 概述 国内外 合作
上一篇:以就业导向中职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研究
下一篇:浅析掺杂稀土氧化物钡钨冷阴极基体与性能

Copyright @ 2009 - 2024 优泰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泰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9201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