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阳学研究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1-07 19:05:02 点击:

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运动创造了生命,创造了人类。太阳直接把光明和温暖送给人类,间接地为人类捉供了一切。面对太阳所提供的自然共产主义的生存基础,中华民族的祖先曾用智慧和汗水铺垫了古太阳学的基础。我们剥开尘封的历史,掘出了这个闪光的课题,种植于现代知识的土壤里,培育起一门崭新的综合科学。应当承认人们拥有的与太阳相关的知识是很欠缺的,有的知识是一种错觉,有的知识散落在各门学科的角落里,因此,需要运用现代科学知识,从新的视角来研究太阳和地球的运动与人的关系,于动态的自然之中揭示新的阴阳规律,求索人的合理利益,探寻人的最佳生存与发展模式。

时间和《易经》的起源

科学界围绕时间的方向问题争论了一百多年,至今毫无结果。人们如此关心时间,但对时间具体指什么并不太明白,人类时间观念之本原含混不清仍然是一个问题。《道德经》中讲:“万物负阴抱阳”,《易经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古人所言的朋阳观念理所当然指的是自然中的普遍现象,在阳光下垂立一根直竿,直竿下有一条阴影,从早到晚这条阴影不断变化,记录了时间,中国人称之为“光阴”。中国人的时间来自“阴阳原理”,来自用竹竿测量朋影的实验,我们用最简单的工具模仿古人实验,历经五年,得出了正确的结果,终于弄清了古代中国人是怎样巧妙地发现时间季节规律的奥秘。确切地说,时间是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的体现,地球周期运动规律的特征是光周期特征。

太阳发出的一束光在地球表面不停地扫动,垂立的竹竿下产生了不断变化的阴影,每时每刻阴影长度都不同,但一天之中有一条“最短影线”,这条“最短影线”出现的时刻,古人称为“午时”。当太阳直射地球表面的某一点,直竿下面的阴影没有了,古人以为太阳(神化)回到了家乡,他们把这一时刻称为“夏至”,这一天称为“夏至日”,并以直竽下地面上划记阴影线段的划痕“— —”作为符号,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科学符号。是原始的“阳符”。经过坚持不懈地测量阴影,古人们又找到了最长的“最短影线”,这条影线代表太阳到了最远的地方,这一时刻称为“冬至”,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以直竿下的阴影划痕“一”作为符号,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二个科学符号,是原始“阴符”,古人把每一天的一条一条的“最短影线”长度位置划刻在地上,形成了一个一个的划痕点,他们用一条长绳摆放在这些划痕点上,摆成了一个类似“8”的型状,再对应划痕点结砣,一个点结一个砣,全部结完,结了366个砣,像一条长长的珠链,这条长长的绳结链叫做“年”。每一个砣代表一天,一年365-366天。由于夏至日这天有两个划痕点,这天便有两个砣。古人们测量影线,发现了两条重合的长度相同的影线,正好处在绳子的交错点的位置,一个绳结砣搁在另一个绳结砣上,于是他们把这两天分别叫做“秋分”和“春分”。古人按长绳结的七个弯折处将绳割断,变成了捌段绳结,再编结成“捌卦”绳结,一卦有45——47个结砣,表示45——47天。这就是人类最早的纪日器——挂历。过完一天,用木炭涂黑一个绳结砣,当“捌卦”绳结全部被涂黑,一年就过完了。拿涂黑的绳结放到水中洗净晒干,又可再用。我们的祖先就是用这种绝巧的方法确立了“一年、四季、捌卦、一天、午时”的时制,并确立了“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八个节气,时间和季节同时被确立了。人类这项最伟大的科学工程,传说是伏羲和他的助手夸父等人完成的。

伏羲做完了实验,开始撰写科学论文。他的论文是人类对太阳现象进行最早研究的学说,是一部用图符(最早的中国文字)组成的“天书”。古人把阴影的变化现象称之为“易”,相应地把时间、气候、物候等有规律的变化现象也称之为“易”,因此伏羲的科学论文也就叫做《易经》。伏羲的《易经》与后来的《易经》是不同的,应称为“原《易》”。原《易》以阴影变化规律联系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联系动植物兴繁枯衰的变化总结出了时间、气候、物候周期变易的原理,“捌卦”是八个绳结纪日器,“捌卦”图符是八个节气符号。原《易》对于还处在采集渔猎社会的古中国人的生存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仿佛看到,在人类历史的源头有一位白发老翁,身披“捌卦”绳结,手持一根竹竿,带着他的助手们,现场教学,向百姓们传授太阳学说,让大家掌握时间季节规律的科学知识,合理地采集野果、捕鱼和狩猎,这就是古中国人的一代帝王形像。有人根据史料推测伏羲时代是远离今天18000——20000年以前的时期,那时候的古中国人就拥有了太阳学说——《易》和太阳历——“捌卦时制”,开始拥有了文字和数字,开始运用“筹算法”,真让人瞠目结舌。这不是人类科学的起源,那又是什么呢?

从伏羲到哥白尼的学说

中国人一直沿用伏羲发明的绳结纪日法,中国的历史中曾有两个世界之最,星象观测资料最多,历法最多,按理说中国人的时间应该很准确。可是《梦溪笔谈》中却讲唐宋时期的历法曾改来改去,修订了多部,还是经常出错,皇帝为此罢免了多位历官。在1950年以前,中国人一直靠进口时间过日子,直到叶淑华女士进入上海徐汇天文台主持制定时间后,中国人才有了今天的北京时间。历史为什么会这样呢?只因为中国哲学之根的阴阳观念长期离开自然的土壤,脱离了太阳学知识的基础,把自然之阴阳弄得似是而非,成了一个凋萎的糊涂观念,我们又能怪谁呢?

自然中的阳光天天照耀着人的智慧之门,据说希腊先哲泰勒斯到埃及,埃及国王请他测量金字塔的高度,意在看他到底有没有智慧?泰勒斯在太阳光下,等到自己的影长刚好等于自己的身高的时候,就去测量金字塔的影长,求出了金字塔的高度。虽然《易经》很早就记载了日食现象,但古希腊人却最早认识日食的原因,他们认为月亮遮住了太阳光就会出现日食。他们通过观察月食,看到大地的阴影是圆的,提出了大地是一个圆型球体的论断。也许历史真有巧合,公元前200年左右,在埃及亚力山大城任图书馆长的埃拉托斯尼竟沿用古中国人的立竿测影方法,利用埃及南部阿斯旺地区在夏至日午时的阳光直射现象,计算出地球的周长,大约为40000公里,与现代人测量的数据的误差十分小。

当太阳与地球的几何一步一步地被人类正确地理解的时候,西方人的思想却受到了学术权威的压制。那时,西方大大小小的学者都被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所迷惑,武断地认为大地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静止的,太阳和月亮与其它行星围绕地球这个中心转圈,象亚力士多德这样重量级的权威,认识都始终如一。有位叫亚里士达克的学者曾提出了太阳中心的假说,立刻被权威们否定了,否定者是当时“最伟大的天文学家”希巴古,他

由于改进了前人的周转圆的理论而知名,奠定了托勒密的天文体系。当托勒密的知识体系融入基督教后,编成了上帝让人来管理万物,上帝把宇宙的中心——大地赐予人类,这样一条铁的教律。谁还敢再提太阳中心况呢?受宗教制约的西方思想也因此糊涂起来,太阳系的自然阴阳秩序长期被颠倒着。

1543年,身患重病躺卧在床的哥白尼先生,手捧刚刚印刷出的《天体运行论》,疾愤地说:“对于数学一窍不通的无聊的空谈家会摘引《圣经》的章句加以曲解来对我的著作进行非难和攻击,我鄙视他们,把他们的议论视同痴人说梦,加以摒弃。”他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描述天体模型“中天就是太阳,在这华美的殿堂里,为了同时照亮一切,我还能把这个发光体放到更好的位置吗?”他在书中述明地球不是静止的球体,有自转同时还有围绕太阳的公转,太阳系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绕着太阳自转和公转,公转的轨道大致同在一个平面上。纷乱复杂的种种天像在哥白尼的笔下变得简单起来,多么的宁静和谐。太阳学知识体系建设可以说由伏羲迈出了第一步,由哥白尼迈出了第二步,从第一步到第二步,地球围绕太阳转了一万多圈。

古太阳学的基本原理

开展太阳学研究是为了探索科学家们始终梦想找到的一种大统一知识,爱因斯坦在临死时为没有找到这种知识带着万分遗恨离开了人世,求索大统一的知识仍是当今科学的任务。太阳是太阳系的能量中心,人们应该抓住根本来创立新的大统一知识。

我们把太阳学分为两大部分,即古太阳学和现代太阳学。《古太阳学》中阐述了四大原理,即阴阳原理、天时原理、地利原理、人和原理。

一、阴阳原理 阳光照射到任何物体上,都会出现阴影,这是一条不证自明的公理;一部分光被物体遮挡住,形成了一阴一阳两个接受光量不同的世界;阴与阳之间明显存在着“光量差”,也许我们应该叫做“能量差”,光量差的存在让我们的视觉器官感觉到了阴阳现象。阴与阳并非两个相互对立的绝对世界,而是两个存在差别的相对世界;自然中的阴阳现象并不是一种不变的静止现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竹竿下的阴影变化和白天黑夜的变化都属阴阳变化,阴阳变化反映了事物运动变化。在太阳系中,太阳是发光体,行星、卫星等天体不是发光体。发光者为阳,非发光者为阴;依据哥白尼的理论,不发光的行星、卫星等天体围绕发光的太阳运转呈现出“阴绕阳转”的运动形式,体现了以阳为中心的自然秩序,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和围绕自身的斜轴自转都属于阴绕阳转的和谐运动,这就是阴阳原理。

二、天时原理 地球与太阳之间的阴绕阳转运动首先呈现出时间规律,其次呈现出气候规律。气候变化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这种统一的原理称为“天时原理”。古中国人通过测影知道了“天时”,用结绳的方法编结出了珠帘似的“捌卦”,一方面表示时间的周期变化,另一方面表示温热凉冷,干燥湿润气候的周期变化。卦是天时的推演器,设计相当合理,中国人的“天时”是一个综合的自然观念。西方人发现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其天时观是分开细化来表述的。如他们用几何模型来表达时间,对时间刻划得更机械和更精细。如用一个圆360度的一度来表示一天,一年还余5.2422天,把一天分为24小时,每小时60分,每分60秒。还如夏至、秋分、冬至、春分的时刻,分别表示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四个位置,因此气候不同。时间还等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角速度,贴近了自然的动态结构。再如他们用水的固、液、汽三相变化来确立温度,用温度变化来描述气候变化,显得更加确切。

三、地利原理 摩尔根认为人类初期的食物以野生的浆果和坚果为主,肉类食物是没有保障的。植物果实是人类最初的“地利”。植物往往在不同气候的地带和地型中长成群落,果实也在不同的季节里成熟,植物生长发育变化随着时间季节变化而变化,地利与天时密切相关,人类趋利的活动也与天时地利密切相关。地利有四层含意,一是指人类生存可以利用的自然条件;二是指地利与天时关联;三是指地利处在一定的地理位置;四是指人必须用一定的技术才能获取地利,地利与“人和”关联。

四、人和原理 人要生存,除了自然给人提供的地利外,自身必须拥有生存技术。有了不断提高的生存技术才能发现地利,利用地利。当人们研究了太阳与地球的关系,掌握了天时地利统一的原理,就是拥有了科学,这同掌握其它一些简单的技术不一样,拥有了这样的科学,人就可以大范围地合理迁涉,寻求自己需要的地利。当生存有了保障,才能形成大集团的人群。哪里有地利,哪里才有人群。而获取地利靠的是人的科学技术,因此哪里有科学技术,哪里才有人群。人群中一旦有人发明了科学技术,并告诉他人运用来获取地利,这种人则是人群的中心。人以掌握了科学技术具有“能量”的人为中心构成集团,形成社会群体,也体现了阴绕阳转的规律。人以科学为中心才能形成和谐的社会。

现代太阳学的基本内容

观察事物总需要一个背景,在黑暗中才能察觉明亮,在明亮中才能察觉黑暗,阴与阳互为参考背景,这是人的观察基础。因此,对阴阳现象的研究明显不同于力学中简单的质点位移研究。太阳的直射、斜射引起光量差,阳光的聚焦引起光量差,光的折射和反射,光的干涉和衍射也引起光量差,光量差是阴阳的根本原因。人们知道光的质量等于0,事实上光、电、磁、热这类现象都没有质量,人们只是看到了带光的或带能的粒子,判断了这些粒子的质量。现代科学把磁、电、热、光现象统一起来,按频率差来区分光的种类,频率差就是一种光量差。有了光的频率差,人们就可以用不同波长的电磁波技术来探索空间,来确定运动变化的事物。有了光量差才能进行数学分析,建立现代太阳学。

依据光量差的存在,我们设计出阴阳空间模型,以这个模型来研究宇宙天像,勾画宇宙结构,揭示天体的运动,解释阴绕阳转的原因。同时我们以生物学的立场来看待宇宙,把银河星系看成一个组织,太阳系是这个组织中的一个有生命的单细胞生命体。银河星系的中心是一个能量生产中心,但太阳是太阳系中的能量生产中心。我们把能量生产中心叫做“阳极”,太阳是太阳系的阳极。太阳系的边缘是“阴极”,阴极由“阴膜”构成。宇宙由无数个以阳极为中心的,以阴膜为边缘的细胞和组织构成。氢与氦是宇宙中的两大营养元素,是阳极生产能量的原材料,也是阴膜的结构材料。

阴阳空间中的能量由高到低向四周扩散,质量则在阴阳空间中呈显出阳稀阴密的状态。在阳极丧失质量的粒子携带着能量,以极快的速度飞过各阴阳层直达阴极,在阴极补充了质量后由于密度增加又以极快的速度飞向阳极。阳极也有阴阳之分,粒子聚集生阴,能量释放生阳,阳极的“光场”使粒子聚集,粒子的反应释放出能量又建立光场。

太阳系可以分成数个阴阳层,地球的内部和外部也可以分成数个阴阳层。太阳发出的能量在各阴阳层发生交换,并与处在各阴阳层上的天体发生作用,各天体交换能量和反射能量形成新的能量差,行星、卫星等天体由能量差推动形成阴绕阳转的运动特征,地球的运动受制于太阳建立起来的光场,受制于阴阳层,受制于本体的能量交换能和能量反射,太阳建立的光场在阴阳层上交换为电场,地球才有磁场。太阳系中的每一天体都有本体的、特殊的运动形式。

太阳“能量”才是人的最大利益。首先,太阳能量与地球发生交换产生了生命运动。其次,太阳能量与植物发生交换为动物和人提供了生活资料。再次,太阳能量使地球外表的水和空气运动,为人类生存提供动能条件,保障人的生活。太阳为人提供了植物之利,动物之利,矿物之利,动能之利,光热之利等,合理充分地利用太阳能量才是人类生活的最佳模式。太阳能量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合理利用太阳能量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锻炼身体,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处在现代工业社会的人类,科学的方向是研究太阳学,社会的主业是合理利用太阳能量的行业,社会秩序按“太阳秩序”来建立,才是社会发展的新浪潮。没有人不向往共产主义社会,没有人愿意去过不和谐的生活,但人们对现实中的理论仍持怀疑态度,说明我们的科学还有很大的缺陷,我们认为社会应该有一个研究太阳学的中心,普及太阳学知识,引导太阳产业,合理地交换、竞争、合作,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当人们运用《太阳学》知识合理地与太阳能量交换,投资就不会失去方向,社会财富就不会浪费,经济就不会波动,人们就可以在阳光中健康长寿地生活。

推荐访问:太阳 研究
上一篇:来自太空的信息
下一篇:Celestia软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Copyright @ 2009 - 2024 优泰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泰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9201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