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类植物相关课程课外实践活动探讨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1-07 14:25:04 点击:

摘要:课外实践是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农林类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植物相关课程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探讨,通过植物观察、植物标本制作比赛、生物技能大赛、花卉栽培、植物养护管理等课外实践活动,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

关键词:植物;课外实践活动;综合素质;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17-02

在高等农林教育中,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质量农林科学人才的关键。课外实践活动包括旨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等的各项有计划、有组织、有辅导的课外活动。从目前学生时间分布来看,课外时间要多于课堂学习的时间,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机会。课外实践是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为了弥补课内实验教学的不足,探索农学类人才培养的机制,近几年来我们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以课外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提高植物类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目的,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培养为目标,组织实施了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通过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验学时不断压缩。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农学类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植物类课程的学时进行了大幅度的压缩。如植物学原有120学时,分2个学期开设,现在压缩成56学时,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而实验仅16学时。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它又是必须掌握的,不能随意削弱的。我们不能想象一个从事林学、园艺、园林等方面研究的人却不知道如何去识别植物。其他相关课程的实验学时也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压缩。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好这些内容,确保教学质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重理论轻实践。植物类相关课程如植物学、树木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植物栽培学、植物造景等课程实践性都很强,而学生在学习这类课程的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教学轻课外实践训练等现象普遍,学生很少依照认识论的客观规律进行学习。我们的教材是以演绎法进行编写的,即先写一般的抽象的特征,然后再演绎出具体的实例,学习时则以归纳法进行为好,即先看实例取得感性认识,然后再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掌握各类植物的共同特征,建立起进化的观念。我们的学生非常缺乏识别、独立鉴定植物的能力,遇到不认识的植物习惯于问老师,而不是利用已学的知识去主动获取植物知识。在植物的应用学习中也容易忽视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比如园林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园林植物设计时,不考虑植物的特性,将乔木当作灌木设计,把喜光的植物栽植在背阴面,把体现热带风情的棕榈科诸多植物广泛设计到华中地区等等。另一方面我们高校的管理层也往往更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在编制人才培养方案时仍无法突破传统观念的制约,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

3.忽视对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现有实验教学内容重视对理论的验证,而忽视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实验开设类型上缺少探索性和创新性项目,缺少覆盖多学科综合型和设计性实验,不能满足学生自主实验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加之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发挥。如植物学、树木学课程实验多为验证型,观察细胞、组织、器官等的特征,植物切片和标本多为购买或已制备好的腊叶标本,学生在实验室内实验时仅能观察现有标本部分特征,常缺乏对植物的整体性认识,对植物与环境的适应性一知半解,也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结合植物类相关课程,近几年来我们在园林、园艺、林学等专业主要组织了五个课外实践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项目。每个小组由数名学生和1~2个指导老师组成,小组推选出一名学生负责人。

1.植物观察组。该小组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校园及周边植物进行调查、观察,了解其形态特征,对观赏价值较高的园林植物物候期进行观察、记录,如梅花、郁金香、水仙、日本晚樱、牡丹、桂花等。调查前由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设计植物调查表格,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讨论,完善表格,之后实施。同时对校园植物进行挂牌,向全校师生普及植物学知识。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编制校园植物名录。此外,鼓励学生用图片的方式对植物进行记录,发现植物之美,不定期地举行植物摄影展,图文并茂地展示植物形态特征和园林植物的观赏应用等。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对植物的识别、鉴定、应用能力,为学生提供开启分类知识的钥匙。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主要园林植物的形态特征、观赏价值和园林应用,对园林植物的正确应用也有了较为透彻的理解。而且我们计划将学生的部分成果以图库的方式展示在课程建设中,使“教”与“学”相得益彰。

2.植物标本制作组。结合多样性标本馆建设,由教师培训指导学生进行植物标本制作,包括蜡叶标本制作、液浸标本制作和植物切片制作。通过实践动手,让学生掌握植物蜡叶标本制作技术、植物液浸标本制作技术和植物切片技术,让学生了解标本制作的意义,对上课所用的永久装片和蜡叶标本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植物切片制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蜡片不成带,蜡带出现材料空洞等现象,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为了扩大学生的参与程度,增加影响力,我们还在全校举办了植物标本制作大赛。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另一方面也充实了标本的数量。

3.组织培训大学生参加生物技能大赛。以学校生物示范中心为平台,结合湖北省两年一届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生物学实验技能竞赛,在全校范围内经过组织—报名—考试—筛选—培训等程序选拔一批植物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参加暑期培训,由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最后再通过考试选拔参加大赛的学生。通过大赛,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

4.花卉栽培组。花卉栽培组包括几个小组,主要种植各种草花,包括菊花、瓜叶菊、郁金香、风信子、百合等。学生首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再购买花卉种子或球茎,以及肥料和农药。学生负责从播种到养护管理最后至销售的具体事项,教师则密切关注在栽培中出现的问题,如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及时指导学生。学生在种植花卉的过程中,了解了花卉知识,熟悉了栽培养护管理知识、对花卉营销也有了一定了解。

5.观叶植物养护管理小组。学校行政部门各科室每年有大量的室内观叶植物需要养护管理和更换,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承担部分管护工作,增强了学生对这部分观叶植物的认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这些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在项目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参加了课外实践活动的学生其综合素质明显高于其他学生。当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我们希望在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能把这些课外实践活动成绩规范化纳入创新学分。课外实践活动对于探讨地方院校的农林人才培养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范海延,张立军,苗青,等.农业院校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335-337.

[2]刘子建,李勇军.创新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J].高等理科教育,2008:481-484.

[3]王济民.在课外教学中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和操作技能的探讨[J].娄底师专学报,1994,(4):45-491.

[4]周爱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1):74-75

基金项目:湖北民族学院校级重点教研项目,园林专业建设研究与探讨(2011JZD12);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010270);湖北民族学院招标项目(2011JZB01)

作者简介:易咏梅(1967-),女,湖北建始人,硕士,副教授,从事园林树木学教学和研究。

推荐访问:课外 实践活动 农林 探讨 植物
上一篇:用麦子“鞭打”出的美国院士
下一篇:狮山雄狮

Copyright @ 2009 - 2024 优泰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泰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9201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