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写作的社会性问题探究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2-12-24 20:30:03 点击: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人工智能逐渐普及化、生产化、日常化,而将其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写作与新闻传播领域更是大势所趋。本文结合目前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探讨人工智能写作的必然性与其带来的社会性伦理问题,并解释和探寻此问题所导致的社会恐惧现象,并以恐怖谷理论来解释其中的深层恐慌的原因。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写作    恐怖谷效应    社会恐慌    伦理

一、引文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人工智能逐渐普及化、生产化、日常化,而将其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写作与新闻传播领域更是大势所趋。人工智能的浪潮即将到来,还是已经到来,这是导致社会恐慌的一个重要分歧。在普罗大众的潜在认知中,人工智能还停留在科幻电影与小说中,然而随着日常生活中人工智能的痕迹越来越多,社会才反应过来其实人工智能早已进入“今天”,人类已经生活在过去所幻想的“未来”之中。本质上来说,现今社会已经处于一个充满了“弱人工智能”的局面。对于人机结合的时代,人工智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类的工作压力和减少了工作时间,但是相应的,社会还是对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反馈,甚至是社会恐慌。

本文结合目前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探讨人工智能写作的必然性与其带来的社会性伦理问题,并解释和探寻此问题所导致的社会恐惧现象,并以恐怖谷理论来解释其中的深层恐慌的原因。

二、人工智能的社会发展必然性

人工智能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已经逐步普及和融入到了大众生活中。而普通大众对人工智能技术逐步涉及并且精通于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度的忧虑与恐慌。世界各地都有反对人工智能的声音存在。但是,无论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还是生物进化的角度,人工智能的大规模运用都是不可避免的必然性事件。

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悲观的说,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而社会财富的凝聚会逐步缩小,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陷入“1%的富人掌握着99%以上的社会财富”这一现状,而其余99%的人类很可能只是作为1%人类的奴隶。根据国际慈善组织乐施会最新报告指出:“2017年全球82%的财富动向流入1%人口,这1%的人口也是世界最富裕的人群,更令人惊讶的是处于阶级底层50%的人口财富收入几乎颗粒无收。2017年全世界劳动人口中每创造10美元财富,就有超过8美元的财富流入世界上最富有的1%群体的口袋。”因此,人类社会如果想要让100%的人都过上1%富人一般的生活,就必须创造出一群合理并且合法的“奴隶”,而人工智能就是这一目标下的产物。人工智能發展的目的,并不是让人类失业,而是让人类不需要进行重复性、枯燥性的工作,将精力转移到其他领域。若其他情况不变,目前以人类现今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来看,只有完成了跨时代的技术革新的生产力又一次飞跃,所以人工智能的发展几乎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就在不久前,日本时尚界巨头优衣库,已经实现了完全的“人工智能化管理仓库”,这套系统可以代替90%以上的人力,并且24小时不间断运行。

另一方面,人类作为一种生物,需要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的变动或者可能发生的其他变化。在环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人类无法自行完成进化,也就是“适者生存”这一外部条件,因此作为高等生物,在不进行生物学上的进化时,会不自主的导向认知上的进化,也就是探索科学,或者说探索万物的终极规则。而这一认知进化的道路是非常艰难而繁琐的,我们急需让一部分已诞生的科技来承担重复性劳动的责任以腾出其他精力来拓展自然认知,而这一部分科技即是人工智能。事实上,超级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性运用已经在高能物理和计算材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的快速有效的运算大大节省了人类耗费在重复计算上的时间与精力。

三、人工智能写作的诞生与利弊

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事件,自1956年“人工智能”命名提出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崭露头角。尤其在新闻传播领域,人工智能写作几乎已经成为各大新闻媒体的必备选项。

继无人仓储物流和无人机配送后,京东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已有了突破性发展,其推出的人工智能写作计划“莎士比亚”系统,已具备一秒吐出上千条文案能力。九寨沟地震发生后不到20分钟,中国地震台网所使用的人工智能写作机器,在一分钟内完成了一篇用语准确不亚于专业记者的新闻稿。今天头条上的机器人“小明”目前已完成了超过5000篇体育相关的新闻报道,总阅读量超过1800万人次。微软的算法框架机器人“小冰”甚至已经可以完成情义兼备的中国古体诗歌。人工智能写作已经逐步深入了人类的日常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人类的新闻写作能力和编辑能力,极大的拓宽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空间,一方面从繁重的小型新闻事件中解放,另一方面又能将大量精力转而处理更具有价值的新闻。人工智能写作已经大量运用于新闻传播行业,尤其是体育与金融业,这两个行业信息密度高、更新快,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撑,而人工智能写作只需要算法与模板的定制,即可不费时费力的处理完成。目前,人工智能写作已经完成了算法生产到机器生产的过渡,可以解决大量重复性、繁琐性的新闻报道,提升了新闻生产效率的同时,减轻了新闻工作的负担,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新闻生产模式变革的问题。

然而,人工智能的模板化写作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社会伦理问题。人工智能是没有感情的,至少暂时是这样,也正因如此,人工智能写作的模板化、标签化写作方式也为社会所诟病和不屑。受限于科技水平与普及率,大量的自动化模板写作必然会导致一定的审美疲劳和错误,一部分作品甚至会产生道德和宗教问题,引发舆论热潮和反对。2016年微软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写作中出现了反犹太主义内容,而这一价值判断对当地的犹太教信徒来说是不可接受的,这个问题引起了强烈的社会舆论热潮。而且人工智能写作也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引起用户的数据和隐私泄露。甚至于大部分公民对于人工智能本身就不带有好感,甚至是恐慌。当人工智能写作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后,尤其是将人工智能投入商业用途的写作时,其写作质量、速率、效率必然是超越人类的。一方面,人工智能写作的提高和运用将大大提高对从业者的威胁度和就业压力,甚至是减少大量的工作岗位。不妨设想以下情景,当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完美的复刻、思考并创作出《哈姆雷特》级别的文学作品,那么现代社会还会需要“作家”、“作者”、“新闻媒体”这些职业来满足社会的精神文明需求吗,而人类的作品在不及人工智能后是否会也引起相应的连锁反应也值得深思。另一方面,社会也无法接受自己的阅读物是由机器生产出来的,而人工智能拥有人类独有的感情也是大众所无法接受的。这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本文将其归纳为“人机结合时代的社会恐慌”。

四、人机结合时代的社会恐慌——恐怖谷理论于非物质层面的映射

社会和科技发展速度过快,未来数十年间甚至数年内也许就会产生飞跃性的发展,这一系列的社会恐慌也包含着对未来和科技的畏惧,本質上是人类作为生物的对不断变化的外界的一种抗拒,源于生存本能的抵抗性行为。人工智能写作的不断进化和发展,让一部分以新闻或者写作为生的从业者感到恐慌,也让一部分普通民众感到畏惧。文学作品和新闻作品是需要“人”来创作的这一事实甚至是根深蒂固于大部分民众心中的,而在人工智能写作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这一客观事实不再“客观”。如果人工智能继续发展下去,社会恐慌必定会导致民众对其进行反对。

Facebook的项目经理对未来世界的人工智能产生了深深的忧虑,甚至选择辞职归隐山林。笔者认为,这一类现象的根源,在于人工智能于恐怖谷理论的表达。

恐怖谷理论是一个关于人类对机器人和非人类物体的感觉的假设。它在1969年由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昌弘提出,当机器人与人类相像超过95%的时候,由于机器人与人类在外表﹑动作上都相当相似,所以人类亦会对机器人产生正面的情感。直至到了一个特定程度,他们的反应便会突然变得极之反感。哪怕机器人与人类有一点点的差别,都会显得非常显眼刺目,让整个机器人显得非常僵硬恐怖,让人有面对行尸走肉的感觉。其中,“恐怖谷”一词由Ernst Jentsch于1906年的论文《恐怖谷心理学》中提出,而他的观点在弗洛伊德1919年的论文《恐怖谷》中被阐述,因而成为著名理论。人形玩具或机器人的仿真度越高人们越有好感,但当超过一个临界点时,这种好感度会突然降低,越像人越反感恐惧,直至谷底,称之为恐怖谷理论。

现今,人工智能写作广泛运用于新闻类行业,随着人工智能写作的进步发展,势必会向其他写作类领域进军。随着人工智能写作与人类写作越发相似,包括用语、调侃等都与社会发展水平接轨的时候,人类便会对其产生厌恶与恐惧,即使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写作还未对传统写作行业造成冲击,但是社会不可避免对其降低好感度,这就是恐怖谷理论在非物质层面,不是物质层面上的机器人,而是精神层面上的写作作品感官上的表达。正常意义上的恐怖谷理论便是基于移情作用产生的,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移情作用通常被分为三类:认知移情、运动移情、情感移情。认知移情是指理解他人观点,了解他人基于何种逻辑做出选择的能力;运动移情是指人模仿他人表情、手势等动作的能力;情感移情是本质上的移情,即与他人感同身受的能力。近年来,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的实验证明,情感移情是引起恐怖谷的直接原因,人类畏惧机器人拥有感情。而这也是人工智能写作引起大众恐慌的主要原因之一,写作,尤其是文学作品,需要“人类的情感”作为支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当这一事实受到冲击时,也就意味着人工智能可能拥有“感情”,社会畏惧的不是人工智能可以写出高水平的文章,而是畏惧人工智能将拥有感情。人们很乐意机器人为我们工作,但却不希望机器人拥有感情。人工智能使社会感到恐慌是因为人类在人工智能身上看到了人类情感的影子,但社会或者说民众却无法理解这样的情感。或许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无法理解机器人的情感,而更关键的是,我们的直觉认为机器人似乎能够感受到我们的情感,从行为心理学上,这一奇特的心理又被成为“共性”心理,也许在人工智能领域需要解决这一心理上的问题。

并且,这一现象可能无法解除或者使其消失。只要人类意识到人工智能或虚拟角色不是人类的这一事实,就无法跨过“恐怖谷”。即使能把机器人做成和真人一模一样,写出一模一样的作品,但若知道它不是人类,仍会感到不适。有的科幻作品已经阐明了这一点,在《太空堡垒卡拉狄加》中,人类对机器人的态度即是如此。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University of Canterbury)的机器人科学家克里斯托弗·巴特内克(Christoph Bartneck)说:“当机器人和人几乎一模一样时,这是相当可怕的。他们不像我们,他们又像我们!”但反过来思考,这一“诡异”的心理现象也恰恰是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区别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志安,刘杰.人工智能与新闻业:技术驱动与价值反思[J].新闻与写作,2017(11).

[2]陈昌凤,石泽.技术与价值的理性交往:人工智能时代信息传播——算法推荐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思考[J].新闻战线,2017(17).

[3]彭兰.智媒化:未来媒体浪潮——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2016)[J].国际新闻界,2016(11).

[4]喻国明,郭超凯,王美莹,刘苏,王晓虹.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智能传媒运作范式的考察——兼介美联社的智媒实践[J].江淮论坛,2017(03).

[5]朱滢.怎样面对来自人工智能的危胁?[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01).

[6]匡文波.记者会被机器人取代吗[J].新闻与写作,2017(09).

[7]洪琳,古然.浅析人工智能与新闻采编的融合与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2017(22).

[8]李炳银.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1).

[9]赵鑫,赵盼超.文化人类学视野下人工智能新闻内容生产再思考[J].中国出版,2017(09).

[10]申云.“机器人新闻写作”对新闻采编的机遇和挑战[J].今传媒,2016(11).

推荐访问:人工智能 探究 性问题 写作 社会
上一篇:论AI时代秘书工作的新路径
下一篇:人工智能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及其与人类关系

Copyright @ 2009 - 2024 优泰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泰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9201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