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构建新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研究①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2-12-23 09:40:02 点击:

摘 要:为了创造一种新的网络+设计+制造生态,催生一批面向机器人产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业态,形成一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互动、交流的服务平台。本文立足京津冀“机器人、工业设计、互联网+”的发展实际和现实需求,本着营造创新环境、培育产业土壤、增加对接机会、诱发设计创新、推进人才培养、增加产学研官合作的服务宗旨,提出了建立“面向机器人产业的京津冀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总结了平台建设的作用和价值、内容与范围,指出了平台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建设目标。平台的建设为建立产业内的“人才库、创意库、产品库、材料库、工艺库”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孵化一批机器人工业设计产品专项,培育一批示范性的机器人工业设计项目提供了土壤。

关键词:京津冀 机器人产业 工业设计 互联网+ 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3(b)-114-02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对于京津冀三地制造业的“转移、提升和发展”的总体规划布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互联网带来的交流便捷化和信息对称化,以及个性化需求,为各行各业的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机器人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可以利用互联网终端的媒介作用,创新设计理念,丰富设计手段,促进工业设计向机器人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加快构筑工业设计产业优势,带动京津冀机器人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

1 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业4.0推进,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工业设计服务业和机器人产业在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催生新兴业态、带动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等方面得到了飞速发展。

这几年,从国家层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助于机器人产业、工业设计服务业和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如2010年8月,国家11部委出台的《关于推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确定了发展工业设计产业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被列为需大力推动实现突破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工业设计和互联网”被列为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设计能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首要发展的九大战略任务和重点。这是国家首次正式提出“中国制造+互联网”两大国家战略交叉的概念。同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2016年3月,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机器人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引导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11月,工信部在郑州举行“工业设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对接会”,指出“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推动设计与制造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2月,工信部、財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工业设计与信息化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建设开放共享、专业高效的创新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指出要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推动发展工业设计新业态,推动工业文化与机器人等新领域的融合发展,催生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业态。

这些政策的实施,是国家真正将“机器人、工业设计、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增强行业工业设计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目前,对京津冀来说。在机器人领域,工业设计产业还仅作为一种新行业形态存在,在工业或经济的“体外”循环,并没有发展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尚未在经济领域构建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京津冀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虽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目前仍处于产业化起步阶段。机器人的技术体系、产业规模、标杆企业、园区建设、使用密度显著低于我国发达地区和日韩德美等发达国家,机器人的渗透率还处于较低水平。据工信部2016年数据统计,京津冀波及生产机器人的企业超过了70多家,其中近半数是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大部分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业集中度很低,总体规模小。应用于汽车制造、焊接等高端行业领域的六轴或以上高端机器人市场主要被日本和欧美企业占据,占85%的市场份额。当前,京津冀机器人工业基础薄弱、技术提升缓慢、产品低端严重、设计创新不足等现象严重制约了京津冀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产业发展,重在协同,也难在协同。产业转型期,要做到使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做优、做强、做大,从传统的OEM经营模式向“ODM、OBM”和“OSM”并举的自主创新设计迈进。实现京津冀机器人产业由“制造向创造转变,速度向质量转变,产品向品牌转变”,机器人创新设计能力的短板必须补齐,与竞争对手的相对差异必须缩减。做好机器人产业的“技术研发”、提升工业设计的“创新水平”、加强互联网的“资源整合”,借市场之力,寻找协作共赢、优势互补的产业转型升级的未来发展之路,从而改变机器人行业“外强内弱”的战略格局。

2 平台建设的作用和价值

从查阅的资料来看,目前,专门针对机器人产业建立数字化的“人才服务、设计交易、专业竞赛、众筹众创、成果推广、合作开发、智库建设、展览展示”等方面的工业设计公共服务的研究和案例几乎没有。平台的建立,旨在形成一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互动、交流的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工业设计、机器人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最终形成以机器人、工业设计为主体,以互联网为依托,以公共服务为支撑的综合服务体系。一来可以推动产、学、研、官合作,增加用户与厂商的对接机会,打造应用机器人所需的工业设计创新环境。二来可以提高机器人产业的设计创新能力,推动设计成果转化,加快创新方案和成果的推广应用,缩短“设计发包方、服务提供商、设计承接方、生产制造方、最终使用者”之间的距离。三来可以使与机器人产业相关的任何单位和个人,花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线发布、分享与人才、产品、设计、技术、企业、竞赛等信息的内容,在线获取最佳设计方案,精准锁定目标客户,发掘用户痛点,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四来可以获得设计需求信息并提供专业化的设计服务与技术支持,使产业内的人才、产品、技术、材料、工艺、单位等设计资源得到系统性的配置和全面的优化。五来可以构建基于用户需求分类与重要度评价的机器人造型设计族形谱库,建立面向机器人产业的工业设计创新方法与评价体系。

3 平台建设的内容与范围

平台建设主要的内容包括“人才服务平台、设计交易平台、专业竞赛平台、行业机构平台、产品信息平台、宣传推广平台、众筹众创平台”等内容的构建与应用。实现在线演绎“创意+设计+制造+众筹+众创”的互联网+模式。平台建设服务的范围包括“信息流的发布与共享”和“项目流的交易与管理”两个方面。信息流主要包括“职位、城市、人才、简历、展览、竞赛、新闻、通知、会议、培训、政策、机构、产品、材料、技术、工艺”等信息的发布与共享。项目流主要包括“服务范围、交易内容、交易方式、定价模式、调查问卷、众筹众创、运营推广”等项目的交易与管理。

4 平台建设的重点与难点

平台建设要突破的重点。一是在平台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如何扮演好“机器人产业、工业设计服务业、互联网+”三者之间“既服务,又受益”的角色。二是如何构建动态协同服务系统,将设计发包方、服务提供商、设计承接方、最终使用者整合到互联网平台,吸收各自优势形成产业协调、优势互补。三是如何将政府、企业、非盈利组织、科研院所、大学、客户群体等利益群体整合起来,共同协作、借助社会的力量解决机器人设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四是如何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与工业设计服务、机器人生产制造结合起来,寻求各自角色的合理定位与战略布局,创造一种新的网络+设计+制造生态。以上提到的第二点和第四点为平台建设拟突破的难点。

5 平台建设的目的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服务业就会贯穿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的发展态势。在工业4.0这场变革中,机器人产业、工业设计服务业、互联网产业三者如何实现角色定位与战略布局,达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目的是关键。作为机器人制造企业、专业设计公司、设计科研院校、行业协会等机构,如何借助网络平台,改变传统简单的甲方乙方的服务关系,探索彼此之间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不断复制出“创新孵化新项目”,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机器人个性化定制设计、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和设计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设计、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是建設这个平台的目的。

6 结语

平台建设立足京津冀,围绕互联网+机器人+工业设计协同发展的路径和模式,为机器人制造业、工业设计公司、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和行业协会等机构,提供了“创意交流、人才服务、设计交易、专业竞赛、成果推广、产品孵化、展览展示”的可能性。为建立产业内的“人才库、创意库、产品库、材料库、工艺库、机构库”奠定了基础。为孵化一批机器人工业设计产品专项,培育一批示范性的机器人工业设计项目提供了土壤。期望平台的建设,对“面向具体行业领域的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应用”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Z].国发〔2015〕28号,2015.

[2]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Z].工信部联产业(2016)446号,2016(12).

[3]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Z].国发〔2015〕40号,2015(7).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协同与发展:京津冀设计产业共建共享机制研究”(2015021301)结题论文。

推荐访问:服务平台 构建 京津冀 新产业 建设
上一篇: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小学机器人教学探究
下一篇:当机器人遇上人工智能

Copyright @ 2009 - 2024 优泰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泰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9201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