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知识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2-12-19 10:35:04 点击:

摘要:根据国情与具体的校情实际,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运用地方性知识,补充解读“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身边”的历史出发,正确理解区域社会历史脉络与“三个选择”的内在关系,获得对近现代史的整体认识。

关键词:地方性知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

作者简介:陈海忠(1975-),男,广东潮州人,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副院长。(广东 潮州 52104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8-0103-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称“纲要”)以宏观历史叙事方式和可靠的史实、严谨的逻辑,展现了从鸦片战争到2006年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揭示了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规律。在历史的论述中,把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共产党的领导结合起来,较好地体现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为更好地实现“纲要”教学目的,应根据各院校具体实际,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历史研究中,陈春声指出,我们必须了解历史上的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之下,是怎样从事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特别是要办成事时应该遵循的最基本规律,我们对这个社会内在的运行机制,就会多一分“理解与同情”。[1]一般而言,人的思维习惯是由近而远,由眼前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更大范围的理性认识。因此,理解每个人所在区域的地方性知识对于认识整个社会具有重要意义。①

本文借用地方性知识指代国家大历史之外还存在着的丰富多彩的、多样性的地方历史。针对韩山师范学院学生大部分系潮汕籍贯的实际情况,在“大历史”中嵌入“地方性知识”,从身边的历史出发,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区域社会历史脉络与“三个选择”的内在关系,获得对近现代史的整体性把握。

一、汕头开埠史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纲要”以史论结合作了实事求是的论述,但具体到每一个区域社会,情况均有所不同。如何把鸦片战争与当地社会的历史发展联系起来是笔者一直关注的问题,以地方历史补充解读,能够使学生亲切感受历史就在身边的深刻含义。

汕头的开埠史就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帝国主义的侵入引起了地方社会长期持续的反抗。汕头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出海口,是韩江流域地区人口、货物和资金出入口。关于晚清汕头的商业地位,恩格斯曾在文章中提及。《南京条约》签订后,恩格斯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中发表《俄国在远东的成功》(1858年10月25日)一文,他说到:“在这个条约订立以后,开放五个口岸的作用是使广州的一部分贸易转移到了上海。其他的口岸几乎根本没有什么贸易,而汕头这个唯一有点重要作用的,却并不属于那五个开放的口岸。”[2]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汕头被开辟为通商口岸。随后,英、美、德、荷兰、丹麦、挪威、日本、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先后在汕头设置领事馆。[3]太古、怡和、旗昌、德记等洋行纷纷进驻汕头,垄断了汕头的远洋航运,使本地民船业迅速被淘汰。民船业大部分转行,小部分成为洋行的代理商。其他经济领域也遭外国经济势力侵入,韩江流域地区逐步沦为帝国主义工业产品的倾销地及原料的供应地。汕头对外贸易年年出现巨额入超,人民被迫漂洋过海,在东南亚地区做苦力维持全家生计。开埠使本地社会发生结构性转型,海外潮人社会及本土侨乡社会特征渐次形成。

同时,凭借不平等条约的保护,基督教、天主教势力大肆侵入潮汕乡土社会,为帝国主义的文化控制充当先锋。汕头开埠以后,潮汕地区频频发生教案,教士、教民与乡民的冲突,加剧了地方社会的动荡与不安,社会主要矛盾逐步从农民与地主的矛盾转移到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上来。在教学中,笔者还以潮阳古溪教案为例,分析英、法教会势力为争夺势力范围不断发生冲突的历史过程,[4]特别指出帝国主义之间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存在重重不可调和的矛盾,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合理性以及胜利的必然性。这对于学生理解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的难点,即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理解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矛盾、革命任务的变化有很大的帮助。

二、从“丁未黄冈之役”与汕头光复理解辛亥革命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教学目的是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与历史条件;掌握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准备活动、基本理论及其改良派论战的基本情况;熟悉武昌起义、帝制覆亡、民国建立与袁世凯窃国的过程;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失败原因,引导学生对辛亥革命进行正确认识和正确评价。笔者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失败原因上,在教学中结合革命前后广东乃至潮汕地区的情况,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辛亥革命以及理解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历史教科书讲辛亥革命时都特别突出武昌首义的历史作用。但广东是辛亥革命的最主要策源地。广东人民以及粤籍华侨长期大力支持孙中山进行反清革命活动,先后多次在广州、惠州(三洲田、七女湖)、潮州(黄冈)、钦州(防城、上思,今属广西)等地发动武装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朝在广东的统治地位。广东兴起的革命浪潮其后逐渐推向全国直至武昌起义胜利。因此对于广东的学生,很有必要讲述武昌起义前革命党在广东地区的活动及武装起义。

其中对“丁未黄冈之役”(即潮州黄冈起义)的详细讲解及实地参观丁未潮州黄冈起义纪念馆,对本地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1907年5月,被孙中山委任为“中华国民军东军都督”的许雪秋按孙中山部署,在潮汕联络余既成、陈涌波等会党数百人,分兵四路攻克黄冈镇,在原都司署成立军政府,并乘胜进攻潮州府城及通商口岸汕头,同潮州总兵黄金福激战。后因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所派援军到来,遭双方夹攻,起义宣告失败。对此次起义,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高度评价说,“此次死难的同志都属同盟会干部,若无此次诸烈士轰轰烈烈足丧满虏之胆之善因,怎有辛亥武昌之义师一举而鄂督瑞澄入军舰之美果。”[5]

“丁未黄冈之役”参加者多为华侨及会党成员,对此次起义的分析,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孙中山早期领导辛亥革命的基本模式。

在讲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与不彻底性时,笔者结合汕头埠光复前后的情况作为个案进行补充说明,让同学们切实体会发生在“身边”的革命。

汕头开埠后清政府在汕头仅设置惠潮嘉道行署,以万年丰会馆为组织的地方商人绝对控制着汕头埠的贸易。[6]武昌起义后不久,汕头为民军占据并宣告光复。民军主要有三派,一派是以孙丹崖为代表的潮州籍商人、士绅子弟,另一派是以张醁村为代表的客家籍同盟会会员,第三派以梁金鳌为代表的广府人一派以及叶楚伧、林伯渠等报界中人,其他的还有参加过黄冈起义(1907)与农村会党有密切联系的许雪秋、陈芸生、陈涌波所部。

各路民军政治主张各异,又互不统属,汕头在光复后陷入了混乱局面,自称司令者竟达十三人。以汕头总商会为代表机关的潮州商人意图建立一个由潮籍商人主导的地方政权机构,但遭到客家籍势力的反对。客帮秘密运动惠州民军司令林激真率兵攻占汕头,大肆洗劫,解散商团,查抄汕头商务总会。冲突导致兵祸连连,地方社会遭受重创。最终,汕头无法建立一个由商人、资本家主导的地方政权,反而由前潮州总兵吴祥达在此实施专制统治。①由此,汕头个案就是辛亥革命后各地大小军阀统治崛起的一个缩影。学生们在分析汕头案例时很容易理解辛亥革命中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导致革命的局限性与不彻底性的道理。

三、抗日战争中的汕头

在讲述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鉴于学生对抗战历史大多有较全面的认识,笔者着重启发学生从区域社会史的角度去思考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社会的巨大伤害,以及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反抗侵略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历史进程。

笔者从甲午战争后日本以台湾为跳板在闽粤地区渗透开始讲起,涉及台湾籍民在汕头活动、台湾银行在经济领域的侵略、日本佛教密宗势力在潮汕社会的扩张等,重点强调日本侵华活动蓄谋已久及缜密的准备。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利用国民党内部四分五裂、地方实力派拥兵自重的特点,采用远交近攻的侵略策略,在东北、华北气势咄咄逼人,而在华南地区则采取优抚政策,经常不惜重金资助地方实力派发动对蒋介石的政治、军事斗争。例如打着“北上抗日”旗号的“两广事变”,日本人就在其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非常具有讽刺意味。[7]同时为瓦解中国经济,在闽粤地区组织大规模的武装走私活动,与华北走私遥相呼应。[8]这对于学生深刻理解日本人狡猾本性、国民党统治的脆弱性,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解放的中流砥柱。

全面抗战爆发后,汕头的南澳岛因孤悬海外最早成为日军的军事目标,并以此控制台湾海峡及作为进攻广东的基地。汕头因其在经济和文化上的独特价值,也成为日军重点攻击目标。首先,汕头每年巨额的南洋侨汇一直为日军所垂涎,攻占汕头可以切断侨汇北上成为抗日资金的道路。其次,在上海“一二八事变”中,旅沪潮州商人对坚持抗日的十九路军倾力支持以及有上海潮州帮参与的上海帮会针对日军的大量敌后抵抗活动,使日军与潮州帮结怨甚深。[9]

对于日军对潮汕社会的侵害与掠夺,《日军侵略潮汕写真》一书用日军随军记者自拍的镜头赤裸裸地记录了当年日军侵占潮汕地区的历史情形,也再现了潮汕军民英勇抗击入侵者的场景。[10]发生在“身边”的惨案——潮阳县海门惨案更可以近距离地控诉日军的罪恶。1939年海门被日军侵占之后,短短数年间,被烧毁民房1400多间,渔船467艘,被砍头的有140多人,被活埋的有570多人,活活饿死的高达17000多人,流浪外地的有15000多人。日军多次进城大烧杀,造成人间惨剧,至今海门还存在一个因日军暴行而形成的“万人坑”,成为历史的见证。通过身边活生生的例子,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南京大屠杀并不遥远,感知在国家大历史背景下地方小历史的鲜活,国家命运与地方社会命运本质上的休戚与共。

综上所述,“纲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课程。课程性质决定了教材的写法须以宏观叙事的方式进行,但在实践教学中,为增强教学效果,广大教师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上不断做出新的尝试,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校情需要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子。笔者根据研究兴趣,运用地方性知识以补充解读“三个选择”,在学理上打通区域社会史与政治史的分界,在实践中也取得相应的效果,使广大青年学生在“纲要”课题教学与社会实践中逐步树立了科学历史观,正确认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注释:

①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格尔兹从文化相对主义出发,创造性地使用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一词用以表现人类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并强调在别的文化中间发现我们自己。参见[美]格尔兹(Clifford Geertz)著,王海龙,张家瑄译的 《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 。

②有关辛亥革命的潮汕形势可参阅如下资料:《高绳芝先生纪念亭碑记》、《筹建汕头中山公园平民新村报告书》、《广东军阀史大事记》、《1912-1921年潮海关十年报告》、 《潮海关史料汇编》、《辛亥澄城心影录》、《潮汕光复回忆》、《辛亥革命回忆录(第2集)》等。

参考文献:

[1]陈春声.历史的内在脉络与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J].史学月刊,2004,(8).

[2]弗·恩格斯,俄国在远东的成功[DB/OL].http:///bygz/zzby/maxart/201011/t20101117_24693.htm.

[3]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清季中外使领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1985:94.

[4][美]李榭熙.清末潮汕地区的基督运动[M].潮学研究(第12辑)[M].陈海忠译.香港:文化创造出版社,2005.

[5]江中孝,邓开颂.丁未潮州黄冈起义史料辑注与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6][美]马士.中国行会考[M].彭泽益.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5.

[7][美]余光炎,陈福霖.南粤割据——从龙济光到陈济棠[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

[8]连心豪.三十年代台湾海峡海上走私与海关缉私[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3).

[9]郭绪印.老上海的同乡团体[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10]汕头大学图书馆编译.日军侵略潮汕写真[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刘俊卿)

推荐访问:近现代史 纲要 中国 性知识 教学实践
上一篇:谈现实与历史
下一篇:这份“和约”是“一位团民”所拟的吗?

Copyright @ 2009 - 2024 优泰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泰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9201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