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性增强学生艺术修养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2-12-18 12:10:03 点击:

摘 要:当前新形势下所要求的素质教育理念,要求音乐课要倡导“综合”的理念,使音乐课堂教学变得多元化,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音乐教学要合理地运用学科融合,结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通过与美术、文学、信息技术及舞蹈等多个领域的融合,充分调动有利因素以挖掘学生潜能,进一步培养其音乐的审美能力、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关键词:学科融合性;审美能力;艺术修养

音乐是以审美教育为主体的基础教育,之所以倡导“综合”的理念,根本的意义在于“综合”的理念有利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合理地运用学科融合,拓宽学生音乐视野,促进发展其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从而全面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

一、音乐与美术的融合

美育是新课标改革中不断深化的一个重要话题,对于培养全面的素质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艺术审美力,促进其全面发展。音乐与美术是实施美育的两大学科,同属于艺术范畴,都是一种精神的传达,心灵的感染,有异曲同工之妙。

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可以使人听到音乐流动的声响;音乐是听觉艺术,却可以让人在视觉中看到形象的画面。如歌曲《我们的田野》、《让我们荡起双桨》,都可以通过优美的画面来启发学生“画歌意、唱画境”,创设“声中有画、画中有声”的审美氛围。对于歌词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借助“画”的功能,把歌词表达的含义画出来,不但能加深对歌词的记忆,还能在画的过程中诠释歌词,体会歌曲的意境,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形象,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同时达到愉悦身心、激发灵感、陶冶情操和发展思维的效果。

二、音乐与文学的融合

文学和艺术两者从古至今都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交相辉映的。中国的文学向来就和音乐融为一体,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无不可吟唱。许多歌曲本来就是一首诗,如我们课本中的《忆江南》,《送别》等。当欣赏这些乐曲时,我先示范朗读歌曲歌词,用深情的朗诵感染学生,再播放歌曲旋律,引导学生们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深情地朗读歌词,领会歌曲含义。我还给学生讲歌曲创作的年代特点和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环境,说说相关历史典故,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些都为后面的演唱歌曲和表达歌曲情绪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们在歌表演这一环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音乐课堂教学中需要用文学这门艺术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和气氛,如此将文学巧妙地融合到音乐教学中,用文学去演绎音乐,去升华音乐情感,使其更具艺术性,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力和表现力。

三、音乐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把多媒体网络技术引进课堂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制高点,网络时代的到来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音乐课堂教学应紧密结合这些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灵活性和富有感染力的电教媒体,实现音乐教育的现代化。新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区运用电脑网络方面所蕴藏的巨大教育潜力。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音乐。”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能使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具体化,枯燥的音乐理论趣味化。教师应合理选择、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育结构。比如教授学生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枯燥的乐理知识,我们可以利用电脑音乐系统软件,通过直观图、声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生掌握知识要点。又如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利用电脑音乐进行音准、节奏方面的训练,不但精确,还提高了课堂效率。

再如,在学习二年级歌曲《动物说话》时,我设计了森林、小猫、喜鹊、青蛙等不同形象。随着音乐旋律、力度的不断变化,在视屏上分别出现:小猫躲在树丛中喵喵的玩球;两只小喜鹊在枝头上面飞舞唱歌;青蛙在荷叶上跳跃玩耍等场景。这样用一幅幅活泼的动画场景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地创设美好的歌曲情境,运用“图、声”结合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力度变化,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可见,信息技术的融入能使音乐课堂教学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有趣,这样的教学方式使课堂生动活泼,学生真正地在音乐课中得到美的熏陶。

四、音乐与姐妹艺术——舞蹈的融合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应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提倡学科综合,包括音乐与舞蹈、戏剧等姐妹艺术的综合。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艺术教学,对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音乐是看得见的舞蹈。在音乐课堂中,将歌与舞的教学相融合,能够起到以优美的形体动作表达音乐内容的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及表现力。

在教授一首歌曲时,可以引导学生以舞蹈来表达歌曲带给他们的感受的机会,加深他们对音乐的领悟,从而达到熏陶性情、表达自身情志的目的。比如,在教授《我是草原小牧民》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用简单的律动将歌曲的活泼动感表现出来,然后,我引导学生学习大雁翱翔、策马扬鞭、牧民挤奶等舞蹈动作,让孩子们以热情的舞蹈表达歌曲中蕴含的草原牧民对于幸福生活的热爱和赞美。这样的教学让孩子们置身于歌曲所勾勒出来的美好的大草原上,真正地理解了音乐的内涵,深刻地培养了他们对大草原的热爱之情。

在新型模式的教学中,大胆将音乐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很好地体现了当前新形势下所要求的素質教育理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关注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性,结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通过与美术、文学、信息技术及舞蹈等多个领域的融合,充分调动有利因素以挖掘学生潜能,进一步培养其音乐的审美能力、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社会学领域继承与开拓的一大步——评《音乐社会学教程》[J].熊媛媛.大众文艺.2014(02).

[2]音乐社会学应用价值研究——对音乐社会学学科理论、方法、功能的一些思考[J].陈啸.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4).

推荐访问:修养 学科 融合 增强 关注
上一篇:“猪仔”姐妹花裙子下架了可以买其他的,比赛错过了就看不到了
下一篇:其他国家如何对待“武疯子”

Copyright @ 2009 - 2024 优泰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泰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9201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