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现代医院医疗器械维修及管理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2-12-13 12:45:04 点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在现代的诊疗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极大程度上都能够反映并决定医院的医疗水平,医疗器械与诊疗工作的质量、病患者的安全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尤为重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医疗器械维系的重要性,探讨了目前在维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措施

前言

在现代医学条件下,医疗器械已经成为医院最更要的一项固定资产之一,以至直接代表着本院所能达到的治疗水平和先进程度。医疗器械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医院对外形象。由于医疗器械设备是多学科技术的综合,其自动化程度和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现阶段多数医院的维修保障能力明显不足,突出表现在详尽制度缺乏、技术没有及时更新、投入不足等方面,为了保证其正常运转和保持良好使用状态,必须实施科学的维护维修管理。

1医疗器械维修的重要性

医疗器械是判断一家医院医疗水平高与否的重要依据之一,医院设备的好坏以及维修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诊疗工作的质量,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好医疗器械维修质量的保证和控制,对医院诊断、治疗工作有极大影响。如果医疗器械经常损坏、完好率较低,且不能及时修护,导致设备的精准度降低,结果可信度差,难以提供科学数据和论据,这就会影响诊断、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医疗器械数量增加的同时,高科技含量也不断增加,使器械的维修问题也越来越凸显。现阶段我国的医疗器械维修水平较低、维修技术手段落后、维修管理制度滞后,必须建立专业、高效的医疗器械维修队伍,才能保证医院诊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2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不完善

对医疗器械进行科学管理,可以保证医疗器械的完好率,虽然现代医院大多遵循正规规定,软硬件设施比较健全规范,但目前在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方面却普遍较为欠缺,没有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手段,就很难搞好医疗器械的养护工作,难以促进积累与临床诊疗有关的人体生理参数、人体结构和生理机能的研究科研等工作的进行。主要原因:一是多数医院不重视医疗器械设备的管理,导致管理制度缺乏,几乎是空白状态,最终于现代医院医疗器械设备日常使用要求不相适应;二是即使是部分医院建立了相关管理制度,但大多是沦为一纸空谈,其制度也难以及时修订与补充;三是医院对医疗器械设备缺乏长期标准和远期目标的规划,难以形成相关长久的管理制度,同时医院对医疗器械设备的发展速度难以准确把握,加上更新不及时,难以及时修订或修改相关管理制度。

2.2医疗器械维修人员素质水平偏低

一方面,一些大型医院普遍缺乏高端人才,部分小医院维修人员配备不规范,缺乏与现代设备维修相适应的基础,对维修人员准入资质等没有明确的规定,造成没有准入条件,人员随意进入等现象。经相关资料统计,在我国医院维修工作一线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多数为中等学历,其主要来源为其它待业改行者,相对于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医疗器械行业,其普遍表现为缺乏必要的医疗器械维修理论和相关实际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这些人员之前在实际工作中还比较依赖自我学习,同时缺乏系统性的培训,导致工作技能较为单一,思维方式落后,严重制约了他们技术水平本质性的提高,无法快速跟进先进的医学工程技术。再者,对医疗器械的维修,无暇认真细致的专研,造成医疗器械故障维修时间延长,给医院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3医疗器械维修技术手段落后

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医疗器械的更新换代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新的医疗器械不断增加,医疗器械的自动化标准以及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尽管如此,一些医院的维修条件却依然保持在传统的维修条件阶段。面对各种现代化的医疗器械和高端的新设备,落后的维修手段不能精确地检测仪器,传统的维修手段很难保证维修质量。虽然部分医院的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条件有所改善,但与器械设备的维护要求相差甚远。造成这种现象的很大原因是由于医院领导没有高度重视医疗器械的维修问题,对维修管理上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没有认识到器械维修质量提高后,为医院带来的潜在的经济效益。

2.4缺乏定期检查,忽视日常管理

医疗器械的日常维护与定期检查是一项基础性的维修围护工作,可以及时有效预防医疗故障和事故的发生。包括熟悉设备的性能、定期校准设备的精度、了解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等,掌握医疗器械设备的日常检查操作及预防性维修必备的知识,是减少设备的损耗,消除潜在隐患,保持器械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的有效防范措施,但这些恰恰是日常容易忽视的。很多医院,尤其是中小医院对常用医疗器械设备做不到有效的维修和定期的养护,使得设备的使用寿命大打折扣,反而会大大增加了医院设备成本。繁多的设备,仅靠人工记录,制订保养计划,进行保养统计分析难免疏漏,加上医护人员日常医疗工作较繁重,往往只顾于应付临床工作,而忽视医疗器械的管理。

3医疗器械维修的管理改进措施

3.1建立健全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和管理规章制度

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和管理规章制度,在详细规章制度的约束下,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工作才能稳步开展,保证医疗器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使用。首先,制定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医疗器械设备管理制度和相关操作规程;其次,将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明确责任人的职责和义务,详细维修人员狗狗做体系、相关责任事故界定以及问责机制等,使维修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3.2努力提高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

医疗器械由于属于精密设备技术含量较高往往综合生物、机械、化学等多学科知识,因此对相关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有着较高要求。第一,因此从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入手:建立人员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的制度,严格杜绝资质不达标、素质能力不够的个人从事相关维修维护工作;第二,加强对医护人员医疗器械设备操作规程的培训,规范操作,最大限度地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时间,利用先进的技术水平,提高维修质量和速度,以降低维修成本,必要时组织各处评比,促进科学合理养护医疗器械设备。

3.3加强医疗器械设备的日常维修和定期检查

为了确保医疗器械设备的正常使用,应根据器械设备的性能要求,制定每台设备详细的台账,定期进行细致的养护,加强日常检测和定期检查,及时更换易损部件。日常保养应做到保持仪器表面清洁;检查电路、光路及水路是否正常、通畅;使用中注意观察仪器的功能、性能是否正常,并及时填写使用记;录检查大型精密医疗器械设备的稳压状况和接地情况是否良好等,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除做好必要的记录外,要及时通知维修人员,不得私自拆卸。除此之外,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能要求,与维修人员一起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除尘和清洁,并进行性能检测。

3.4重视医疗器械的资金投入,更新观念

由于医疗器械属于高精密、高精尖技术类,器械产品本身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导致该行业的进入壁垒较高属于垄断竞争的市场。这就导致大型医疗设备越来越依赖厂家,更加导致设备管理部门重要性被削弱。因此应推动医院领导更新观念,加大医疗器械的资金投入,提升管理手段和人员维修水平,维修的质量以及效率才能够有效提高。同时,维修水平提高还可以大大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维修的准确性以及维修速度,缩短医疗器械故障发生时间,提高医疗器械的使用率,进而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4结语

总之,随着医疗器械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医疗器械维修管理难度也逐步加大,医疗器械设备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积累丰富科研资料有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医院必须高度重视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更新观念,加大维修管理力度,制定有效的维修管理制度,通过加强技术培训以及引进人才等方法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医疗器械的维护和保养,这样才能保证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行,降低设备的成本,从而更好地发挥医疗器械的性能,真正提高医疗器械维修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戴捷,苏磊,冯璐琼,王博.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0(12)

[2]端木俊.医院医疗器械的维修与管理刍议[J].中国保健营养2012(06)

推荐访问:刍议 医疗器械 维修 医院 管理
上一篇:力与生命之美
下一篇:“一联多”“全覆盖”本科教育国际化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Copyright @ 2009 - 2024 优泰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泰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9201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