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曾流行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2-11-17 16:45:08 点击:

从和远方亲戚朋友沟通靠写信,到即使远隔千里,也可以听到看到对方的音容笑貌;从手机的贵族化还原到平民化;从电报淡出普通百姓的视野到网络沟通的方兴未艾,30年来普通中国人的沟通方式的变迁,可以折射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侧面。

电报:“家有急事,速归。”这是几十年前大多数电报的标准内容。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和远在千里的亲戚朋友联系,除了写信,大概就是电报了。那时,绝大多数家庭都没有电话,外地亲友遇有急事要事,电话打不了,写信邮寄时间又不允许,只有通过电报传递信息。再加上发电报的价格对于百姓来说并不便宜,所以电报一般就意味着事情的紧急重要。

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电话、传真、手机的逐渐普及,电报的作用越来越小。2001年8月1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取消公众电报业务中的特急和加急业务。此举预示着受飞速发展的新兴通信产业的冲击,传统电报业务正在淡出百姓的生活。

电话:“牛三斤,牛三斤,你的媳妇叫吕桂花,吕桂花让问一问,最近你还回来吗?”这是冯小刚贺岁片《手机》片头中,主人公严守一小时候去镇里打电话给表哥传的话。严守一骑车带着嫂子早晨从村里赶到镇里,排队到了下午才轮到他,通过接线员传到牛三斤所在煤矿,煤矿接线员又通过大喇叭才把这个消息传递给牛三斤。上个世纪70年代,打个电话就是这么繁琐。

据有关部门统计,1978年,中国电话容量359万门,用户214万,普及率0.43%。大部分县城、农村仍在使用电影《手机》中严守一打的那种“摇把子”。即使北京每天也有20%的长途电话打不通,15%的要在1小时后才能接通。在电报大楼打电话的人还要带着午饭去排队。改革开放后,落后的通信网络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加快了基础电信设施的建设,到2003年3月,固定电话用户数达22562.2万,拨个号就能听到对方的声音。

BP机:“有事拷我。”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这句话的流行程度不亚于现在的“有事打我手机”,但仅过了短短20年左右的时间,这句话就会让很多小孩莫名其妙。BP机又叫寻呼机,通过人工台将此方的信息发到彼方的寻呼机上,彼方可以回信息或者打电话给此方。BP机刚出现的时候,谁要是有部寻呼机,是很让人羡慕的一件事。1984年,上海在中国率先开办了无线寻呼业务。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寻呼用户数量逐年激增,寻呼业创造了10年黄金时代。2000年是中国寻呼业发展到顶峰的一年,此后便急转直下,寻呼市场日渐萎缩。

移动电话逐渐普及后,寻呼机市场开始式微,从2002年开始,中国的寻呼业在经历了短暂的惨淡经营阶段后,开始逐步退出普通百姓的生活,绝大多数寻呼台也由此销声匿迹。

“大哥大”:“我一个朋友是做生意的,当时他买了一部‘大哥大’,让我羡慕得直流口水,脑子里就想什么时候咱也能腰里别个这玩意啊!”回忆起10多年前第一次见“大哥大”的情景,唐山市在媒体工作的常云亮至今还感慨万分。

“大哥大”即摩托罗拉3200,据说得名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警匪片中江湖大腕的标配,赢得了“大哥大”的美称。“大哥大”盛行于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在当时,与其说它是一种联系工具,不如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在当时,“大哥大”价格昂贵,通话费不菲,腰别一部“大哥大”一定会被认为是个有钱人。但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手机逐渐普及。1996年,GSM网开通,手机日益平民化;2001年6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完全关闭模拟移动电话网,“大哥大”退场。

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到2008年上半年,全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已突破6亿大关。手机已经成为我国老百姓最普通的联系工具。但向前追溯10多年,手机相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奢侈品。“1998年,我上大学三年级,为了便于找工作,家里给买了部手机,全年级第一部手机啊,许多同学还跑来看。没想到就这么10年时间,手机一下遍地开花了,连中学生都人手一部。”在北京一家杂志就职的张志雄说,“手机从贵族化迅速到平民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老百姓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

2000年以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网络逐渐普及到千家万户,人与人的联系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多的老中青实现了网络化生存。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从鸿雁传书飞跃到视频通话,沟通方式的变迁折射出30年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推荐访问:当年 流行
上一篇:车志红:打造世界唯一老电话博物馆
下一篇:制造设备商的热身赛

Copyright @ 2009 - 2024 优泰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泰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9201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