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与中药学专科学生就业心理倾向分析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2-11-16 18:15:11 点击: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中医药类专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已一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其就业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医药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还关系到我国传统医学的未来。基于此,本文对中医药类专科学生就业心理倾向做了一些调查研讨,以期促进其就业工作。

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中医药类专科专业一、二、三年级及毕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中医药类专科毕业一年、两年的毕业生代表进行访谈。共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23份,回收率93%。

2.研究方法。问卷主要由背景资料、就业心理、就业指导几部分组成。“就业心理”充分结合平时掌握的学生思想动态拟定问题。问题形式为封闭式单项选择。走访在问卷的基础上关注“就业过程中对专业的认识、对就业能力与技巧的认识、对目前工作岗位的认识与满意度,如果再来一次专业学习与就业你会更注意哪些问题?”等内容。问卷结果用SPSS11.5软件包等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研究结果分析

1.各种就业心理分析

根据调查走访分析发现,中医药类专科学生就业心理具有多元化倾向。

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竞争的风险及各种信息的刺激,学生普遍感觉就业形势严峻。83.3%的受调查者认为就业压力大或压力巨大。在就业择业心理倾向上,部分人是从自身的偏好出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缺乏充足的考虑;也有很多人注意结合自身及社会情况来择业。

多数学生认为专科学历在医药行业显得较低,社会对高职专科学历缺少认同,应早做就业准备,或提升学历增加就业砝码。调查中,选择先就业再择业或继续提升学历者占到73.6%。能否迅速实现就业同收入期望有较大关系,超过70%的学生认同1000~2500元的月薪,选择1000~1500元的占到了43.6%。多数中医类学生已将乡镇、村级医疗机构作为自己的就业目标;中药类学生从以前较为单一的进医院药剂科,转向大量选择进入企业,特别是对民营企业的认同感加强。提示在一系列因素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下,中医药类专科学生已在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来矫正自己的求职愿望。

中医药类专业的专业性较强,很多学生认同“学以致用”,强调选择专业时的人生追求。要求工作与专业相关的比例占到53.7%,要求专业对口的有33.8%,对工作要与专业相关的要求高于工科高职类院校实际68.6%的比例[1]。只有12.5%的人能够认同以后的工作可以跟专业关系不大。

在就业途径选择上,中医药类专科学生首选参加招聘会(占了34.6%),其次选择社会关系介绍(占到28.7%)。提示招聘会求职形式已为广大学生接受;家庭社会关系仍较受学生青睐。各级教育机关就业指导中心相关工作应进一步加强。

2.就业心理的相关性分析

考虑到就业心理倾向形成的多因性,我们采用定类变量相关分析的基本方法[2],将代表性心理倾向指标如就业态度、单位选择、专业对口要求、月薪要求、求职途径选择等与性别、家庭、专业方向、专业技能等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比较,发现各个指标基本都存在多个因素上的分布。学生在就业心理上受专业能力影响较大,而与性别关系相关性较弱,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认可能够增强就业自信心。从性别倾向来看,受社会男性主导地位影响,男生比女生更加关注就业收入的高低。家庭情况与就业态度、求职途径及薪水要求有较大相关性,农村生源学生在就业上更积极,薪水要求低于城镇学生。专业的不同与对单位的选择及专业对口要求有较强的相关性,骨伤专业对专业对口不作要求的比例最低,中药专业则最高,符合专业口径特点。

思考与对策

1.加强中医药专科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人才产品是一种具有主体性、差异性、多变性的特殊产品。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作为中医药人才产品的生产者,在关注产品市场的同时,更需要关注人才产品本身。可以考虑:

在中医药专科学生整个培养过程中把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的教育结合起来,将就业指导贯穿高职教育的始终,通过座谈讨论、橱窗板报、模拟洽谈等各种形式宣传就业政策、求职知识,介绍行业情况。帮助学生在校搞好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让学生把就业压力转变为学习动力,去应对当前就业形势。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定位意识。让学生根据个人专业、特点,将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结合,形成正确、健康的就业心态,确定恰当的就业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展现自我,树立竞争意识和自荐意识。进一步形成阶段性就业观念。让更多学生明了: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应该是毕业多年后理论与实践经验积淀升华时的能力定位,先就业再择业是向理想的工作岗位就业积蓄能量的阶段。从而让学生能够更自信地实现就业。

2.积极推进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改革,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我国广大农村、基层和一些贫困地区,医药人才缺口较大,中医药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医药类高职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大市场。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明确为基层和农村培养人才的目标,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增强专业适应性。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强化专业能力培养,使毕业生适应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的需要。

3.加强对中医药类专科学生就业心理倾向的动态分析

学生就业心理倾向是由多种同时起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因素推动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模糊性和不稳定性。而不断跟踪了解掌握学生就业心理动态是我们了解学生就业需要,实施就业教育和指导的切入点。我们只有认真对待,并不断深入细致分析,才可能真正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引导,促进中医药类专科学生的就业工作,最终促进中医药教育及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注:本文为湖北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医学与中药学专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06C218)阶段性成果之一。

[1]谢彩英,朱雪梅.高职院校200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与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6):60~61.

[2]李沛良.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推荐访问:中药学 中医学 专科 倾向 就业
上一篇:浅析中药学中“毒”的含义
下一篇:基于问卷调查的中医药高等院校知识产权教育分析

Copyright @ 2009 - 2024 优泰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泰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9201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