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食源性寄生虫病研究现状与防控策略

来源:疫情防控 发布时间:2022-11-11 08:25:08 点击:

【摘要】 近年来,不良的饮食方式不断侵入人们的生活,使得食源性寄生虫病发病率呈迅速上升的趋势。本文综述近年来福建省主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状况与特点,传播宿主的种类与地区分布,并提出了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

【关键词】 食源性寄生虫病 广州管圆线虫 并殖吸虫 东方次睾吸虫 防控策略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山脉纵横,丘陵起伏,溪流众多,森林茂密,自然生态环境非常适合各种寄生虫病及其媒介宿主的孳生和繁衍,人、畜寄生虫感染率之高,感染虫种之多,均位于全国前列。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福建人民和寄生虫病展开了顽强的斗争,使严重肆虐人民健康的血吸虫病、丝虫病和疟疾三种主要寄生虫病相继得到了消灭或控制,一些土源性寄生虫病,如蛔虫、鞭虫、蛲虫的感染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方式的多样化,各种生冷风味食品、未经煮熟的菜肴以及可口的腌制品不断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使得“餐桌污染”严重,增加了食源性寄生虫对人类的侵犯,导致食源性寄生虫病发病率呈迅速上升的趋势。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发展,加强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研究和防控,已成当务之急。

一 人体肠道寄生虫病感染情况调查

2002~2003年,按全国统一制订的调查方案,按东、南、西、北、中5个地理方位,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点,共调查24个县(市、区)73个村45736人,人群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6.15%,其中闽东40.26%,闽南39.80%,闽西25.69%。闽北58.64%,闽中15.12%。检出虫种14种,即蛔虫、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鞭虫、蛲虫、东方毛线虫、华支睾吸虫、福建棘隙吸虫、埃及棘口吸虫、布氏姜片虫、缩小膜壳绦虫、斯氏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囊尾蚴。其中,蛲虫、钩虫、鞭虫感染率较高,分别为22.06%、19.73%和11.48%;并殖吸虫人体皮试阳性率为7.07%,血清抗体阳性率为9.23%。通过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例的回顾性调查,还查出广州管圆线虫、颚口线虫、牛带绦虫、阔节裂头绦虫等我省近年新出现的寄生人体虫种。

二 食源性寄生虫病研究现状

顾名思义,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通过饮食传播的寄生虫病,以病从口入为传播方式,其传播途径有多种,如生吃或半生吃鱼、螺、螃蟹及各种肉类和蔬菜等等。近年来,引起我省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且影响较大的有螺源性寄生虫病,如广州管圆线虫病和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病,如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

(一)广州管圆线虫病

1、流行情况

2002年8月福建省长乐市某地8名小学生,在水沟里捞取福寿螺又大瓶螺100多只,敲碎后串起来烧烤吃,每人吃1~5串不等,5~7天后陆续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外周血液和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先后多处诊治无效,后转入省卫生防疫站确诊为广州管圆线虫病而治愈,检查当地老鼠和福寿螺,鼠粪和螺感染率分别为39.3%和40.0%。

2002年10月福州市某单位职工20人在某酒楼聚餐食用“爆炒美国蜗牛肉”,2天后陆续发病,有13人先后出现头痛、嗜睡、四肢无力和皮肤触痛等症状,发病率65%,7人住院治疗,对8例患者采集血清检测,广州管圆线虫抗体阳性7例,经口服阿苯哒唑治疗,症状逐步缓解。

此外,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先后多次诊治吃过福寿螺、铜锈环棱螺等而感染得病的患者。林金祥等(2005年)对近年来广州管圆线虫迅速扩散的原因作了探讨,认为目前发现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绝大多数系食用福寿螺而感染。20世纪70年代,福寿螺由台湾引进大陆,后因其肉质疏松,味道较差,而出现滞销,养殖户纷纷弃养,并将其抛入水沟、池塘等地,很快造成螺灾。福寿螺适应性强、食性杂、生殖力旺盛,导致其大量繁殖,幼螺孵出后,即摄食(包括浮萍、杂草、瓜果、蔬菜、玉米以至禽、畜粪便与腐植质),因其食物充足,个体增长很快,加上其生殖力强,产卵期长,而至今,在我国尚未发现寄生虫之类的天敌,因此,经过20多年来的不断繁衍扩散,在我国长江以南随处可见,种群数量较大,已成为我国首批公布的外来入侵物种中危害较大的生物之一。作者曾对水产市场、超市和酒楼、饭店与大排档进行调查,发现有大量福寿螺出售,且还制成盒装螺肉投放各超市。福寿螺经加工后出售获利,有的酒店将福寿螺混入其他珍贵的海螺肉出售,以假乱真获得利润,而人们对广州管圆线虫的危害性缺乏认识,致使染病不断,造成恶果。

2、自然疫源地及传播宿主的调查

2005年~2006年为了解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的分布和传播宿主的种类,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择武平、宁化、建宁、永安、建瓯、浦城、漳浦、南靖、诏安、莆田、古田等11个县、市开展调查,均发现螺体有广州管圆线虫感染,连同以往调查的15个县、市证实福建省26个县均为广州管圆线虫的自然疫源地。剖检福寿螺1481只,感染率达21.81%,其中感染率在30%以上的有漳浦(39.89%)、南靖(38.83%)、建瓯(36.6%)、永安(33.33%);剖检褐云玛瑙螺46只,感染率28.26%;检查鼠粪124份,阳性率17.74%。

李莉莎等(2005年)选择连江、南安2县、市6个村,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对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转续宿主和保虫宿主的感染情况开展周年观察,共采集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22种7169个只,发现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有14种。感染率较高的是褐云玛瑙螺,为36.12%(108/299),其次为沼水蛙和高突足襞蛞蝓,分别为34.72%(25/72)和25.83%(273/1057),并发现秋季和居民点附近5M内的环境螺类感染率最高。14种感染宿主中光滑颈蛞蝓、罗氏巨楯蛞蝓、黄蛞蝓、双线大蛞蝓、沼水蛙和环棱螺(待定种)为广州管圆线虫首次报道的新宿主。

3、PCR检测福寿螺体内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方法的建立

张仪等(2006年)从美国生物信息中心GenBank中获得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性Ⅲ期幼虫(L3)cDNA特异性片断,应用美国DNASTAR公司Lasergene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TRIzol一步法抽提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性L3和福寿螺总RNA。用PT-PCR法能检测出阴性与阳性螺,其最低检出的总RNA量相当于1条广州管圆线虫L3;将阴性福寿螺总RNA与感染期幼虫总RNA不同浓度混合,PCR法可检出肉眼能分辨的电泳条带相当于总RNA浓度为128pg。此方法可以检测出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RNA的最低值为105pg。成功地建立了PCR检测福寿螺体内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方法。

(二)并殖吸虫病

1、种类

并殖吸虫又称肺吸虫,受染后所患疾病称为并殖吸虫病(又称肺吸虫病)。并殖吸虫在福建省虫种多,分布广,所引起的病例散在发生。并殖吸虫感染人体后在不同发育阶段所侵犯的部位不同,因此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复杂多样,常被误诊为肺结核、皮下脂肪瘤、肺癌等疾病。近年来福建省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者在总结多年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收集各地溪蟹,分离各种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猫、狗、鼠、兔等动物,检获成虫,鉴定种类。结果发现,福建省共有7种并殖吸虫,即林氏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三平正并殖吸虫、福建并殖吸虫、闽清并殖吸虫和泡囊并殖吸虫,分布于全省42个县、市,其中卫氏并殖吸虫为广泛分布的优势虫种,所有县、市均有发现,其次为斯氏并殖吸虫和三平正并殖吸虫,各分布11个县、市,林氏并殖吸虫分布6个县、市,泡囊并殖吸虫分布3个县、市,较局限者是闽清并殖吸虫,仅分布2个县、市,福建并殖吸虫仅分布于福清市。虽然多数县、市仅发现1~2个虫种,但有的县、市虫种较多,如闽清县有林氏、卫氏、斯氏和闽清并殖吸虫4种。

2、中间宿主

并殖吸虫有2个中间宿主。在福建省,第一中间宿主是淡水螺类,第二中间宿主为溪蟹。

李友松等(2004年)经过多年的调查,在25个县、市捕捉各种淡水螺,检查其携带的并殖吸虫尾蚴,证实有6种淡水螺类可充当并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即放逸短沟蜷、湖北钉螺闽亚种、福建拟钉螺、建瓯洱海螺、小桥拟钉螺和新店拟钉螺,并殖吸虫感染率分别为0.26%、0.53%、0.15%、0.49%和6.57%。其中放逸短沟蜷为优势螺种,除平潭、东山2个海岛外,各县、市均有发现。经过深入调查,第二中间宿主是溪蟹,有福建华溪蟹、厦门束腰蟹、台湾南海溪蟹、角肢华南溪蟹、鼻肢闽溪蟹、福建博特溪蟹等6属28种可充当并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程由注等(2001年)在平和县对平和华溪蟹囊蚴感染情况及其生态习性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平和华溪蟹能自然感染卫氏、三平正和斯氏3种并殖吸虫,感染率达82.6%,剖验当地优势虫种卫氏并殖吸虫,发现囊蚴主要分布于步足(54.9%)、胸肌(21.8%)和螯肢(17.0%),并对其孳生环境和活动规律进行了描述。

3、终末宿主

李友松(2004年)系统总结了福建省并殖吸虫终末宿主动物的种类及其分布地区,通过猎获野生动物,在疫区收集动物粪便或捕捉溪蟹分离出囊蚴感染宿主动物,待查出虫蚴后解剖出虫蚴制成染色标本并鉴定种类,发现福建省并殖吸虫终末宿主动物有18种,以灵猫科、猫科、犬科和鼠科动物为主,所调查的福建东、南、西、北、中不同地区方位的23个县都有发现,分布广泛,感染普遍。

4、泡囊并殖吸虫独立性的研究

泡囊并殖吸虫系陈心陶等于1977年发现并命名的,长期以来,一些学者存有争议,认为泡囊并殖吸虫与斯氏并殖吸虫相似,不是独立性。2003年张世阳等通过形态观察、生活史循环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探讨泡囊并殖吸虫是否能够成为独立新种。作者从三明市三元区采集溪蟹分离得到泡囊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囊蚴,进行形态观察。以泡囊并殖吸虫虫卵投放到调查过无泡囊并殖吸虫的疫区中感染螺蛳,继而感染溪蟹,稍后检查蟹体内所获囊蚴是否保持泡囊并殖吸虫形态还是同斯氏并殖吸虫囊蚴近似。提取斯氏并殖吸虫囊蚴和泡囊并殖吸虫囊蚴的基因组DNA,用特异引物,PCR扩增其ITS2基因并将PCR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序,然后通过GenBank的Blast程序分析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并应用MEGA3.0软件中的ME程序构建种系发生树。结果显示泡囊并殖吸虫囊蚴与斯氏并殖吸虫囊蚴形态差异明显,但观察到泡囊并殖吸虫囊蚴在从蟹体分离后0.5~2h内有57.14%变成同斯氏并殖吸虫囊蚴近似的特征。将泡囊并殖吸虫虫卵投放到自然环境进行生活史循环试验,从收集的溪蟹中分离到斯氏并殖吸虫囊蚴而没有发现泡囊并殖吸虫囊蚴。基因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泡囊并殖吸虫与斯氏并殖吸虫的ITS2基因同源性为100%,碱基差异为0,没有基因差异。作者认为,虽然泡囊并殖吸虫囊蚴和斯氏并殖吸虫囊蚴的形态特征有较明显的差异,但放置一段时间后,57.14%的泡囊并殖吸虫囊蚴变成与斯氏并殖吸虫形态相似的特征。从用泡囊并殖吸虫虫卵进行生活史循环试验中收集的溪蟹体内没有发现泡囊并殖吸虫囊蚴。ITS2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较分析发现斯氏并殖吸虫和泡囊并殖吸虫的基因高度同源,而且种系发生树也显示二者之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因此,斯氏并殖吸虫和泡囊并殖吸虫为同一物种,泡囊并殖吸虫不具有独立性。

(三)东方次睾吸虫对人体致病性的发现

东方次睾吸虫自1921年发现以来,一直认为是危害禽类的寄生虫,其对人体的致病性未见报告。林金祥、程由注等(2001)年在广东省平远县采集标本时,从麦穗鱼体内检获大量东方次睾吸虫,考虑其对人体感染和致病的可能性。作者之一程xx自愿进行人体感染实验,吞服316个囊蚴后,第10天出现腹痛、腹胀、食欲减退、肝区不适等症状,第25天粪便中检出虫卵,第40天服药驱出成虫9条,证实东方次睾吸虫可感染人体并致病。

在人体实验成功后,作者等(2004年)深入现场,调查人群自然感染及其疫源地的存在,用华支睾吸虫成虫抗原皮试,对阳性者开展粪便检查虫卵并驱虫鉴定,同时对鸡、鸭、狗、猫、鱼采用相应方法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人群感染率为4.2%(4/95)、其中2例共驱出成虫12条,鸭、猫、狗的感染率分别为66.7%(4/6)、78.6%(11/14)、23.5%(4/17),麦穗鱼感染率为87.6%(244/279),证实东方次睾吸虫人体自然感染,广东省平远县为其自然疫源地。

三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

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严防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生,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认真学习,大力宣传贯彻《食品卫生法》,要把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加大食源性寄生虫的监测力度。要尽快将各种食品中携带寄生虫的种类、监测方法,列入“食品安全行动计划”,由各县、市、区卫生监督、监测部门认真贯彻落实。

2、开展健康促进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病意识

食源性寄生虫是经口感染的疾病,只要把好“病从口入”关,即可预防感染。开展健康促进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提高人民自我保健意识,自觉改变不合理的烹调方式和饮食习惯。要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包括电影、电视、录像、广播和编制各种食源性寄生虫病科普教材与宣传图片或画册),大力宣传,并将其列入《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计划,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

3、培养造就食源性寄生虫病监测和防治队伍

我省各级政府虽然成立了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但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监测和防治措施普遍不熟悉,应尽快举办各类食源性寄生虫病培训班,以便在各地建立食源性寄生虫病检测、鉴定与救治病人的防治队伍。开展食源性寄生虫监测时,应根据各地不同的危害病种有所侧重。

4、建立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预警机制

各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当前我省易发生暴发流行的广州管园线虫病、并殖吸虫病等,平时应主动收集、分析有关疫情信息,加强监测与调查研究,摸清本底情况。一旦接到疫情报告或有关暴发流行时,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疫情报告进行核实、分析。对疫情发生地,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及时救治病人,并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确定流行范围和程度,及时控制。

参考文献

〔1〕程由注,许龙善。陈宝建等.福建省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调查分析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5,23(5):283-287.

〔2〕李友松,林金祥,许贤让等.福建省首例人体广州管圆线虫病病原检出报告,中国人兽共患杂志,2001,17(2):117.

〔3〕林金祥,李友松,朱凯等.长乐市广州管圆线虫集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3,21(6):533-535.

〔4〕杨发柱,张莹珍,屠照平等.一起疑为食用螺肉引起的广州管圆线虫暴发调查,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4;10(1):44-45.

〔5〕林金祥,揭鸿英,李莉莎.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给我们的启示,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5,23(5):341-343.

〔6〕李莉莎,周晓农,林金祥等.广州管圆线虫6种新宿主的发现及疫源地感染率周年变化,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5,21(1):24-26.

〔7〕林金祥,周晓农,李莉莎等.铜锈环棱螺作为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的发现,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5,21(1):24-26.

〔8〕张仪,周晓农,刘和齐等.PCR检测大瓶螺体内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方法的建立,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6,24(5):353-355.

〔9〕张世阳,赖永彬,李友松等.福建省并殖吸虫虫种及其地理分布,动物医学进展,2004,25(6):105-107.

〔10〕李友松,曾森平,张世阳等.福建省并殖吸虫第1中间宿主种类、分布及感染率的调查,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4,10(6):1-3.

〔11〕程由柱,李莉莎,林陈鑫等.福建省甲壳动物:淡水蟹类蟹种资源的分类,热带 病与寄生虫学,2006,4(3):178-179.

〔12〕李友松,张世阳,许龙善等.福建省并殖吸虫终末宿主及其地理分布的调查研究,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4,24(3):153-156.

〔13〕林集焕,林陈鑫,李友松等.三明市三元区并殖吸虫病例及人体感染调查,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5,12(1):33-35.

〔14〕程由注,A.H.Toure ,张溪和等.平和华溪蟹肺吸虫囊蚴的感染及其生态习性观察,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1,13(1):35-37.

〔15〕张世阳,许龙善,李友松等.从形态变化、生活史和DNA检测排除泡囊狸殖吸虫的独立性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6,22(8):750-754.

〔16〕林金祥,李友松,程由注等.东方次睾吸虫人体实验感染报告,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1,7(2):9-11.

〔17〕林金祥,程由注,李友松等.人体自然感染东方次睾吸虫的发现及其疫源地的调查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1,17(4):17-20 .

推荐访问:寄生虫病 福建省 防控 现状 策略
上一篇:2022年关于疫情防控金句
下一篇:口腔门诊感染防控与消毒管理

Copyright @ 2009 - 2024 优泰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泰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9201876号-1